人格与画格(1)
2015-03-29 02:05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人格与画格(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风格即其人”均说明了艺术家人
[摘要]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风格即其人”均说明了艺术家人格与创作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研究却很罕见,显得更为迫切、重要。以梵·高为例,分别从题材选取、色彩运用、笔触线条使用等方面探讨艺术家人格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认为艺术家人格影响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性,人格是探讨艺术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格;梵·高;艺术风格;艺术创作
丹纳认为,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则把特征印在作品上。通过独特视角观察自然、感悟人生、体验社会的艺术家必然融自己的思想观念于作品之中。比如,同是
音乐作品,华彦钧的二胡凄切哀婉,莫扎特的小夜曲甜美欢快,贝多芬的交响乐深沉厚重;同是书法,徐渭在《书评》中指出,曹操书金花细落,嵇康书如抱琴半醉,王羲之书如壮士拔山;同是绘画,面对同一个模特,梵·高和高更却画出了迥然不同的作品。可见,由遗传、环境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格必定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研究表明,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人格,甚至就是其人格的证实、投射。杜夫海纳认为“当艺术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作品都是他的标记。”黑格尔指出“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专论形式阐述了人格对创作风格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提出“……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等等,均充分说明了人格与创作,人格与艺术风格的密切关系。但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却罕有人研究,下文将探讨梵·高人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一、人格之于梵·高的画格
“风格即其人”这一命题具有普遍意义,在绘画艺术中体现为画如其人,它描述了人格与画格之间的关系。唐人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人叶燮的“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都指出艺术创作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结果,强调主体人格对创作的影响。例如,远离庙堂、退隐江湖的“元四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的绘画平淡天真、萧散简远;多才多艺、落魄失意的徐渭水墨写意花鸟画充满灵性;“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画作热烈奔放;认真执著的塞尚作品布局结构严整;洒脱不羁的杜尚的创作看似随意,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达利的油画想象奇诡,与其气质和人生经历相适,等等。可见,画家人格必然会影响艺术创作,而作品正是其人格的有力显现。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一生艰辛、坎坷、命乖运蹇的梵·高,其人格对艺术创作,对画格的影响尤具代表性。
梵·高从小孤僻,不善言辞,因幼年同名兄长夭折、少年时代频繁转学等原因而缺少安全感、认同感,一直拙于与人交往;16岁开始在画廊工作,5年后在伦敦单恋洛耶被拒,痛苦郁闷,离职返乡;再赴英伦做教师,后到煤矿传教,倾其所有帮助矿工,因教会不认可其工作方式被解聘;27岁正式投身艺术,次年重回父母身边,向表姐凯求爱遭拒致身心备受重创;后到海牙学画,穷困潦倒且孤独无助时遇妓女西恩,因互相怜悯而共同生活,后迫于各方压力离开;33岁开始接触印象派画家及作品,深受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888年底因“割耳事件”被送精神病院,倍感孤独、凄凉、绝望;1890年7月27日开枪自杀,两天后去世。终其一生,虽做过店员、教师、传教士等,但均以失败告终,27岁始正式学画,37岁自杀辞世,短短十年就留下2000多幅各种作品。梵·高命运多舛、悲悯执著的人生经历使他具有孤独、忧郁、敏感、固执、真诚、博爱等人格特征,并深刻影响了绘画风格,故他的所有作品均有其特殊印迹,所描绘的事物无不渗透着他自己的影子。熟悉其作品的人在大堆未分类的油画中,一眼就能认出他的作品,因为“在他奇异的笔下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受他所描绘的对象的约束,寓于他自身之中,也就是他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