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审美性质(1)
2015-04-01 01:18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农业的审美性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农
摘 要: 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业劳动在人类的一切实用性的肢体活动中具有最多的艺术性。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体现出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而在审美中,则是自然美、人工美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农业景观是一种大地艺术。 关键词: 农业; 美学; 农业美学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ims to seek an agreement between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 of farming crops. As a direct dialogue between men and nature, one of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is its sense of vitalit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in essence an industry of developing life. As the most artistic of human limbs activities, agricultural work shows the greatest agreement between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ality of a scenery jointly contributed by men and nature. Aesthetically, it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beauty. Thus, agricultural scenery is an art of land in a sense. Key Words: agriculture; aesthetics; agricultural 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一、 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焕。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 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 500年起到公元前7 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 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 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