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画面的结构在作品中的意义(2)
2015-04-15 01:10
导读:二 画面由强调物象比例准确向肌理基础上追求的特征演变。在古典绘画中强调的质感已逐渐被画面的肌理运用所取代,古典绘画中也运用肌理,但肌理是
二
画面由强调物象比例准确向肌理基础上追求的特征演变。在古典绘画中强调的质感已逐渐被画面的肌理运用所取代,古典绘画中也运用肌理,但肌理是为了更好地显示物象所再现的质感;而现代绘画中的肌理被画家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但有质感方面的意义,更多的是蕴含着画面意味和画家思想意识,它甚至是画面建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肌理在画面的合理运用确实能加强画面的艺术冲击力和感召力,如当代画家基弗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肌理形态在现代绘画中的运用已非常普遍,甚至在一些画家那里,无肌理不成画面。如果把绘画看作是画家表情达意的一种语言,那么,画面的肌理可看作是画家语言运用中的一种修辞。无论是具象绘画或是抽象作品中,沙子、金属、稻草、木料等各种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画面,强化表现者所传递的思想强度,增进观者的触摸感和视觉维度。绘画作品中的肌理主要是通过视觉感受或触觉感受而获得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反应,引起某种情感,产生某种联想从而形成审美体验,在视觉上形成肌理形态的感受。所以肌理形态的美感更多地体现在整体感受带来的抽象形式美和材料本身的质地美方面。
1.画面肌理的形式感
所谓肌理形态的形式感,就是指肌理形态里那种抽象的形式结构对审美主体所引起的感受。具体地说,是构成肌理形态的形式要素,如点、线、面、质地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均衡、对称、对比等各种感受。而这种形式感的产生是由画家长期的绘画实践,积累各方面的感觉经验并凝聚而成,因而人们从这些抽象的形态中感觉到某些肌理所特有的美。
画面的肌理往往能在观赏者心中唤起一种力,一种动感。人们通过这种张力和运动的感受而感知其表面性,引发不同的审美情绪。画家王怀庆的作品中,黑色的木料与画面的灰、白色调相映生辉,画面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趣,又有油画的表现力,更具有现代绘画的构成感。当代青年画家任小林的作品里,正是肌理——笔法痕迹的合理利用,使他的作品既轻快又有记忆的伤感,肌理使他的作品怀旧的沧桑感增强,肌理已是他绘画语言一个重要部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画面肌理的质地美
肌理的材料质地美主要靠其表面的肌理形态来体现,人们根据视觉上、触觉上对画面材料肌理的色泽、纹理、形态,以及软硬、细糙等性状的感觉的把握,产生了对材料质地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即物质材料本身的质感所体现的各种表面形态,在视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