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艺规律在当代的若干转换(4)

2015-09-24 01:03
导读:西方文论在传统上是强调文学的“再现”功能,这是 说明文 学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无论是柏拉图的反文艺观,还是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的辩护,都是在文艺再现的


  西方文论在传统上是强调文学的“再现”功能,这是说明文学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无论是柏拉图的反文艺观,还是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的辩护,都是在文艺再现的基点上立论的。文艺的再现是对文艺反映客观世界的论说,为了平衡单纯的对客观性的依赖而忽略了作家能动作用的发挥,在这种再现论的文艺观中尤其强调文艺描写的典型性。作为典型性的描写,文艺的再现是有选择的,它不是每闻必录,并且,在这种典型性中包含了作者的创造,其中有作者虚构的生活内容,如果从新闻纪实或事件的记录来看,它缺乏这种与实际事件相对应的真实性,但它又能够凸现出生活的某种趋势,从俯瞰生活的视角来看,这种细节上虚构的内容比逐事逐项的细节写真更有再现的权威性。另外,在再现生活时,它也不避讳文艺的倾向性,古希腊文论对文艺就有很强的伦理要求,中世纪文艺是在再现上帝光芒的认定下,成为了教会布道的工具,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文艺,也是以文艺作为对自身意识形态诉求的形象表达,至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它是以“批判”作为基调的,它具有高度的细节真实,而在总体上它是批判了对生活的误认。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艺中的“表现论”作为一种反拨在文坛上有了重大。这在文艺创作中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中有鲜明体现,同时它也有了在文艺上的相应表达。苏珊·朗格指出,“人们总以为是再现某种事物的,因此总以为它的符号作用就是再现。然而,这种看法恰恰是我所不同意的。……一座建筑、一件陶器或一种曲调,并没有有意在再现任何事物,但它们仍然是美的,当然,许多非再现性的作品有时也可能是丑的和低劣的,然而,任何作品,如果它是美的,就必须是富有表现性的”10。她认为艺术可以有再现性,然而再现性不是艺术的必有特征,只有表现性才是艺术的根本特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0世纪以来的派文艺则摒弃了作品与表现和再现的直观联系。应该说,表现论的文艺观强调了文艺即使要再现生活,也得是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来再现。而表现说对于个人意识的强调,在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批评看来又是一个神话,人的头脑不只是受他的意识支配,更主要的和更为根本的是受到无意识的制约。荣格所代表的原型批评则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以及代表了它的意蕴的原型是文艺表达的基调,这种集体无意识是超越了每个人的具体思想,并且是起到熔铸人思想情感作用的。在存在主义的文论中,文学是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的一种质问和探询,这种表达不是作者的表现可以涵括的,它更应被看成是一种哲思的流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看来,文学是意识形态话语在审美王国的语言表现,文学的表达体现了复杂的话语关系,而表现不过是该种关系的外显性的一环。凡此种种,使得艺术的表现也受到了冲击。而在20世纪的诸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也是在凸显文学文本的绝对价值上,使表现论所依赖的作者一环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这种偏离了再现论和表现论的换位视角的表达,其实在较早的文论中也有所阐发。狄德罗曾说:“假使历史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去冲淡它。”11狄德罗主要是从文学如何吸引读者的角度来说的,而20世纪的新的文艺则是要尝试文艺的新的可能。在尤奈斯库的戏剧《秃头歌女》中,主人公并不是什么“秃头歌女”,这与以人名作为剧名的一般剧本的写法都大异其趣。剧中两位在车上邂逅的男女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但在后来才发现原来对方就是自己的配偶!它说明了在现代夫妻关系中普遍出现的冷漠与缺乏交流,也说明了所谓的知交可能就在你生活的圈子中而未被发现,其间涉及到“偶在”(存在的具体化)这一概念,在艺术的表达中,它没有再现艺术的特性,说到底,它是以一种换位视角来发掘出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这种换位视角的确立源于对生活的不同角度的体验。一段弯路在上山砍柴的樵夫看来是一种艰难,但在一个上山的人看来,这也许恰恰是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铺垫。在一个注重实用功能的社会和文化里,这种换位视角是人感受生活多样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另外,换位视角更重要的缘由还在于传统艺术表达在当代生活的不合时宜方面。法国作家萨罗特曾论证说,当代是一个怀疑的,在以前的文学中,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揭示生活中深隐的秘密,但今天的作者与读者都不再相信这种可能了,“读者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人们的行动缺乏通常的动机和公认的意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情出现了,一些过去最熟悉的事物改换了面貌和名称”12。在这新的文艺时代中,传统的文艺表达也仍会有热衷者,但新的艺术表达也不可阻遏地走上了艺术的前台,并不断产生日益强大的影响。
上一篇:戏曲电视剧审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