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比赛),这是继1992年和1997年之后的又一次舞剧盛会。此次活动先后上演了11个省、市、区的14台舞剧作品: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惠安女人》、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歌舞团的
《香溪情》、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的《精卫》、云南玉溪红塔文工团的《白龙泉》、广州芭蕾舞团的《梅兰芳》、湖南省歌舞剧院的《古汉伊人》、内蒙古包头市歌舞剧团的《额吉》、江苏演艺集团的《早春二月》、广东省歌舞剧院的《风雨红棉》、广州歌舞团的《广州往事》、辽宁芭蕾舞团的《末代皇帝》、大庆歌舞剧院的《关东女人》、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的《烛》、江西省歌舞剧院的《瓷魂》。最后,《惠安女人》、《风雨红棉》、《瓷魂》、《古汉伊人》四个作品获得评委会大奖。
本文通过其中的四个作品来看当代舞蹈创作几个方面的状况,做出如下言论无非抛砖之举。
《惠安女人》与地域文化意识
惠安地处福建东部沿海一隅,当地风俗造就了惠安女独特的形象,成为福建特有的文化符号,由此取材的舞剧《惠安女人》以主人公阿兰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表现了惠安女人在丈夫出海时独自操持家庭的艰辛与坚忍以及她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作品获得评委会大奖并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奖,这正是对它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双重认可。同时,《惠安女人》的获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梳理近十多年来中国舞剧创作的视角,那便是立足地域文化题材的价值取向。
在20世纪80年代舞剧创作的“复古”风和名著改编风刮过之后,90年代的中国舞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黄河儿女情》、《献给俺爹娘》为风向标,舞蹈界开始了大规模探索乡土文化的创作,尽管这两个作品还不是以舞剧的样式呈现,但却在观念转变上扮演了先锋的角色,在此后的时期内,各地涌现出的作品正印证了这种创作观念的风行:云南的《阿诗玛》、福建的《丝海箫音》、湖南的《边城》、湖北的《土里巴人》、辽宁的《月牙五更》、吉林的《长白情》、江苏的《干将与莫邪》、《阿炳》、河北的《轩辕黄帝》、新疆的《我们新疆好地方》、西藏的《珠穆朗玛》、甘肃的《大梦敦煌》、江西的《扎花女》、广西的《妈勒访天边》、广东的《深圳故事》、北京的《情天恨海圆明园》、山东的《沂蒙风情画》等等,这些作品在突出地域风情特色的题材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舞蹈语言和结构样式的探索。那么本次比赛中的许多作品同样是这种观念的延续。
这种取材地域文化的做法不仅仅是寻根意识在舞蹈领域里的觉醒,也是舞蹈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将这一时期的舞剧创作放在更长的舞蹈发展历程中来看,舞蹈语汇的丰富和结构样式的探索依然是它的历史任务所在。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宝莲灯》、《小刀会》以戏曲舞蹈语汇起家,《鱼美人》以芭蕾舞剧结构为师的话,那么80年代的《丝路花雨》、《铜雀伎》、《岳飞》、《红楼梦》等作品则从宏观历史文化的角度丰富了舞蹈语汇并寻找到自己的结构方式,进入九十年代的诸多作品则在地域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拓展了语境。在作品《惠安女人》中,当女人们为丈夫们归海筑堤肩靠肩背石头的动态造型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正是惠安女人典型的劳动形象在福建地域文化的语境中产生的心理共鸣。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具普适意义的吗?应当说,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的舞蹈创作打开了一条重要途径。
当我们从更宽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审视舞剧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时,就能够看到中国舞蹈已经从千百年来娱人耳目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并逐渐建设自身独立品格的过程,同时体会到在这个过程中舞蹈界中有识之士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梅兰芳》与中国芭蕾之路
《梅兰芳》在比赛评选中并没有居于大奖之列,然而把这个作品放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轨迹上来看的话,它在肢体语言上所做的努力探索是难能可贵并值得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