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吴宇森,香港“英雄片”教父,其打造的以小马哥为代表的“港式英雄”至今依旧深入人心;而以《英雄本色》为代表的系列电影,则构筑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群“港式英雄”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有着一样的做人原则,有着不灭的江湖情义,有着无奈的悲壮人生。他们是情义无价的阳刚男人,是悲壮纯粹的东方英雄,他们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因为他们身上蕴含有一种社会文化意义,是当时香港社会文化折射到电影中的表现,展现出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时代情怀。
关键字:吴宇森 英雄电影 文化折射
一、吴宇森“港式英雄片”的基本概况
吴宇森自幼家境贫寒,20岁从影,由场记而副导,先后辅佐著名导演张彻、许冠文。25岁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先后从业邵氏、嘉禾、新艺城等三家顶级影视公司,拍摄了18部影片。1985年,辗转浮沉香港影坛十余载而不得志的吴宇森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徐克电影工作室,两人都“难以忍受言之无物的纯流行商业片”(1),极力要拍摄一部展示黑暗和暴力中不灭的侠义与友情的作品。1986年,《英雄本色》横空出世,震撼香江,惊叹国际,创造了港片有史以来3465万的最高票房纪录,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多个奖项。从此吴宇森这个名字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不可跃过的一个符号,而此后一直到1992年,吴宇森先后拍摄了《英雄本色2》等六部同类型的作品,共同奠定了其香港“暴力美学掌门人”的地位,推动了香港“英雄片”的创作热潮。
纵观这七部影片,其基本主题都是一群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因情义的纽带而一起出生入死。但由于时代的变迁,身边的人不再信守情义,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而他们却依旧坚守着做人的底线与良知,惨遭暗算与背叛。无奈之下,这群英雄为了尊严、情义、家人,不得不血染江湖、以暴制暴,甚至不惜用死亡来恪守情义与亲情。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生死与共的豪情义气,以及对不仁不义的恶势力的惩罚,让无数青年人为之热血沸腾、精神一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