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刍议
2016-01-12 01:06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刍议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
[摘要]舞蹈是一门艺术,而幼儿舞蹈艺术性也比较高,同时又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是幼儿艺术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幼儿舞蹈的几点教学方法。
[关键词]幼儿舞蹈 教学 方法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幼儿舞蹈是通过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集中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是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幼儿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舞蹈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有利于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另外,幼儿舞蹈教育通过拉伸促进小孩子肌肉及骨骼的生长,从小塑造其优美的形体与气质,培养健康的体魄,能够提高幼儿把握、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节奏感及韵律感,使幼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触类旁通,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动手、动口且动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通过营造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意境。提供给孩子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空间,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幼儿参与舞蹈学习、实践、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其初步形成审美观,培养审美认识、进行审美教育、获得审美愉悦。在舞蹈教育中孩子感受艺术、感悟美,同时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意蕴,培养人文情怀,能逐步提高审美及表现能力。幼儿舞蹈不仅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促进幼儿体魄、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幼儿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因为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很特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目前,许多幼儿园不顾实际,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学习,强调舞蹈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有的教师生搬硬套成人舞蹈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舞蹈动作没有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性为基础,很容易使幼儿受伤,此举是非常不妥当的,也有悖于幼儿舞蹈教育的初衷。因此,掌握好幼儿舞蹈教学的方法对幼儿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 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要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一个自由、开放、轻松、愉悦的舞蹈学习环境,教师要努力创建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孩子没有负担。轻松愉快地进行舞蹈教学。其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满足孩子表演的欲望。如: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活动区,在活动区中一些孩子扮演医生,另外的孩子扮演病人,扮演王子和公主、警察和小偷,甚至是扮演家长和孩子。最后,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材料,让其动手制作表演道具,不仅能丰富表演的色彩,更能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舞台表现力、动作协调力和想象力,使之掌握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自信心。孩子们在舞蹈表演中享受到快乐,快乐的生活会因为他们的舞蹈而更加美好。
2 选择编排切合幼儿的舞蹈
让幼儿对舞蹈能够很快熟悉并喜欢,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是首要任务。幼儿时期神经心理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各种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的好奇心增强。喜欢模仿,趋向智能发展。教师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幼儿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另外,教师要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理解到练习都能让幼儿
开心接受的富有童趣的教材。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幼儿舞蹈的选择要鲜明生动,新颖别致,富有儿童情趣,能够激发幼儿的热情,活跃幼儿的想象思维,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整个舞蹈需要充满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气息,易于幼儿的情感抒发与表达,例如,可以选择幼儿歌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