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洪水虽然恶浪滔滔,奔腾汹涌,但在我们的英雄面前它是失败者,英雄战胜了敌人,这是事物的本质。所以画洪水是为了表现英雄,是为了刻画和烘托英雄的形象和精神气质服务的。洪水处理得好不好,表现得恰不恰当,对主题的表现及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是很有关系的。洪水表现得过分,英雄人物就不可能在画面上突出出来,这将影响以及损害英雄形象;相反不表现洪水的特点,把洪水画得平平淡淡,或者不重视其表现,同样英雄形象得不到较好的体现。(5)
对中国来说,1969年是一个洪水年。我们只要看一下当时的各类画报,就能发现有相当的篇幅是用来描写抗洪英雄的。就是在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的第12期上,也发表了抗洪英雄金训华的日记和评论员的文章《革命青年的榜样》,同时还刊登了上海画家徐纯中(当时署名为逸中)创作的水粉画《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金训华原是上海市吴凇第二中学的1968年高中毕业生。1969年5月,到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同年8月15日,他为抢救被洪水冲走的电线杆,不幸牺牲。据说,当时有人劝他水流太急,下去危险,但他却毅然跳进河里,并回答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徐纯中是上海市西中学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他被送往上海崇明农场插队。金训华事迹发表后,《解放日报》美术组,急召陈逸飞、徐纯中等人,连夜在报社赶制金训华事迹的一整版绘画作品。徐纯中当场构思创作了《毛主席的红卫兵--向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同志学习》,在完稿过程中,又得到了陈逸飞的修改润色。(6)此画在《解放日报》画刊发表后,即被当时的中央领导看中,并经重画,作为美术界的样板画之一,刊登在《红旗》杂志上。这幅画的构图和人物的处理,虽然与刘柏荣的那幅《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有些不同,但画面的气氛却极其相似,几乎让人感到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就连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