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四王”传统笔墨的理解(2)
2016-05-28 01:08
导读:董其昌在绘画思想上主要为:扬南宗,抑北宗。“以淡为宗,笔墨至上”。南北宗论虽以倡扬文人画家,贬抑工匠画家、职业画家为表,而实际上却以重临
董其昌在绘画思想上主要为:扬南宗,抑北宗。“以淡为宗,笔墨至上”。南北宗论虽以倡扬文人画家,贬抑工匠画家、职业画家为表,而实际上却以重临摹、重笔墨、重心向、重真率为里。如此,中国文人山水画向着半书法的方式的抽象化方向发展,运用视觉上各种对立因素如虚实、开合等去营造所谓的“心向”。最终达到“集其大成,自出机杼”。这便是“四王”渊源的传统,秉承这一传统,王时敏与王鉴继承它、深化它,并由王晕、王原祁进一步发扬,创造了王时敏、王鉴梦想达到却没完全达到的境界。董在绘画上而言并不是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这也许更有助于保持住他从事文人画创作时的自由艺术精神。王时敏从小从师董其昌习画,经历及祖上与董有密切关系,在董之
辅导下王时敏的画风也受黄大痴董源的影响以至后辈艺术家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等都继续发展了黄公望的传统。董其昌的果也是“四王”之果,董之影响对“四王”是极大的。从董之思想、欣赏的画派、操纵的绘画教法深刻影响了“四王”,“四王”的成功是有出处的。清朝“四王”的绘画艺术擅夸张提炼,加入自我情绪,讲究笔墨功夫,形成文人画,是潜心研究的结果。
后有人将传统承袭,但只是将它看作一种画种,并未看重文入画本身蕴含着深刻的传统的人文精神。解放后,画界大肆批判传统画派,以“四王”为典型。这是当时政治上批判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一股风潮,将绘画艺术误导从阶级观点出发,且具有反抗精神的齐白石、吴昌硕等又只注重笔墨、大墨,引领了一批追随者。有好多人只是舞文弄墨,为艺术而艺术,发展到艺术的虚无主义。至于关仝、巨然、现今人好像丢完了他们的传统,已不知道笔墨是什么了。曾经看过一幅国画,上画一件军大衣,刻画的是那样的逼真,俨然是油画的作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还有,在花蕊上点蜂蜜再染色,以使其有凸起的效果—这是代表一个方向的问题。为何要压制“四王”?今日中国画要走向何处?这是我们应深思的问题。另外好多大型画展的评委,传统艺术的修养较浅,孬好不分,或多或少都掺乎了自我审美韵观念,更甚者,其中一些机制灵活的人常动一些画艺以外的脑子,政治、经济、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考虑得较多,影响了绘画界严谨治学的风气。想标新立异却不经过苦心钻研,使得当代的艺术作品难免有怪面貌发生。要想真正的继承发扬传统,拯待从古代以“四王”为代表的传统绘画技
法学习入手,因为他们的画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后人应该引以自豪。“四王”的艺术作品是有素描关系的,讲究“三远法”。在他们的绘画中,光不是从一方而来,而且黑、白、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