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豫剧各行当的演唱艺术

2016-08-01 01:00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探析豫剧各行当的演唱艺术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从演唱方法和发声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豫剧的生、旦

摘要:从演唱方法和发声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豫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唱腔艺术,以及各行当有代表性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用声特点和发声方法。


关键词:演唱方法;生行;旦行;净行;丑行
  
  豫剧的行当早期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即是:大红脸(须生)、二红脸(马上红脸)、边生(二补生)、小生;四旦即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是:黑头(净)、大花脸(净)、二花脸(净)、三花脸(丑)。豫剧的生、旦、净、丑各角色行当在演唱技巧上各有特色,用不同的音色和韵味表现了各类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
  
  一、生行唱腔
   大红脸和二红脸都属于须生,其发声方法大致是以真声为主的“大本嗓”唱法或以假声为主的“二本嗓”唱法。豫西调演员王二顺就是用大本嗓的发声方法发挥了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特点。豫西调的须生在唱法上大多采用大腔大韵,吐字清晰。还有足带有“夹本音”的大本腔,即是以真声为主结合运用假声的发声方法。另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独创了以假声为主的二本腔和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夹板音”相结合的唱法,中音到高音过渡的不露痕迹,高音挺拔,中音洪亮,很完美。豫东调的红脸演员特别注重甩腔,经常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分句的尾音上急剧下降,带一种“夯”音,俗称“带大锣”,有时一个音一口气能拖很长时间,起到华彩的作用。有“豫东红脸王”之称的演员刘忠河的甩腔仓劲有力、高亢激越。
  最早的小生不论是文生还是武生均运用二本嗓的演唱方法,而且均是男性,后来增加了女性,女小生用大本嗓的较多。豫剧的现代戏当中男小生也有用大本嗓演唱的了,只是在唱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小生扮演的都是青年男性,相貌清秀、英俊,所以在发声上用假声较多,音色尖、细,音区较高,声音柔和。在吐字上讲究字清板稳,行腔刚柔并济。传统豫东调的小生在尾音拖腔的时候常带细微、轻盈的小弯儿作装饰处理,甩腔的时候常带昂扬的虚声作衬音,这是小生与众不同的风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旦行唱腔
  
  豫剧旦行的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在发声方法上几乎无明显区别,只是在演唱的气质上有所不同。整体上来说旦行的用声方法较为丰富,发声技巧也很讲究。传统的旦行演员从演唱上来讲分四种:一种是用二本嗓,用假声,音色较柔细,仅在高音区演唱。用这种方法的大多是女演员:第二种是大本嗓与二本嗓结合的混合运用发声。即是真声和假声混在一起用,以大本嗓起唱,二本嗓拖音,换声区有明显的痕迹。传统的男旦角演员多用此方法,俗称“阴阳嗓”
  ,其音色较粗犷;第三种是以大本嗓为主的发声方法,多用真声,一般在中低音区演唱,音色较宽厚;还有一种是带夹本音的大本嗓与二本嗓的混合运用,在传统的旦角演员里面这种方法运用的比较普遍。
  在豫剧旦角的现代戏唱腔中很多演员都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依然保持豫剧旦角特有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使共鸣腔体的调节更灵活,更有利于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旦角在行腔中大多演员运用的是“胸腹式”呼吸,在气息的运用上也很复杂,常用的有沉气、提气、弹气、托气、推气、偷气等等。“沉气”要求的是气沉丹田,即气和声的对抗作用。在旦角行当中演唱到高音区的时候的时候尤其要用到沉气,以使声音站得稳、有穿透力。在整个唱段当中沉气的状态贯穿始终,只是随着语气、感情,以及高、中、低音区的变化所用的幅度不同。帅旦演员马金风在《穆桂英挂帅》中的一句“打一杆帅字旗飘飘荡荡竖在了空”,起音“打”字就用沉气表现了一个高亢的甩腔,“帅字旗”三个字则有所控制的用一个小腔轻轻带过,以此突出了个“打”字,勾画了一个帅旗挥舞、三军雀跃的火爆场面。“提气”多用在表现急迫、哀求、激动的情绪,一般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一个字用到,不像沉气要贯穿始终。“弹气”和“提气”是不可分的,同时运用,弹气就是在吸气后丹田猛地回收,同时提气,协调一致完成来表现某种情趣的声音效果。这种声音富有弹性和爆发力。“托气”和“推气”是在行腔当中由弱到强或延长节拍、加快速度的时候运用。闺门旦演员阎立品在《秦雪梅》剧中“吊孝”这一大段唱腔中为了渲染悲和愤的情绪就用到了托气和推气。“偷气”也称“抽气”,是在完整的一句当中偷偷换气的技巧,口形不变,在不知不觉中偷换气息。两肋微张,口鼻在瞬间快速吸气,使旋律和感情不间断。除此之外还有送气、补气、揉气、断气、颤气、嗽气等等。花旦演员多用花腔。旦角行当除了有以上多种演唱方法与技巧,各演员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如用各种装饰音润腔的方法,尤为常香玉最为突出,在剧目《人欢马叫》中扮演吴大娘的一段唱腔中运用了上滑音、上回音、还有下回音和颤音等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此外“鼻音”润腔也是她的一大特点,在一句唱腔的最后一个字是鼻音字时把韵尾收到鼻腔里,用鼻腔共鸣区,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声演唱。根据人物性格、情节的需要有的演员还用到“哭腔”、“笑腔”、“咳咳腔”等等许多润腔手法。每个演员在唱腔的处理上也都有不同,旦角的演唱方法可谓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上一篇:浅谈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