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意蕴的把握

2016-09-09 01:09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谈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对作品意蕴的把握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意蕴是隐藏于作品中的最高艺术境界。意蕴的表达既有共
摘要:意蕴是隐藏于作品中的最高艺术境界。意蕴的表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美术教学应当加强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体验,培养他们丰富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意蕴的把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关键词:美术教学 培养 意蕴 把握
  
  一、何谓美术作品之意蕴
  
  意蕴,是画家隐藏于作品的最高艺术境界。美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是通过艺术构思利用线条与色彩将作品的神韵包藏在画面之中。如同寓言将某一哲理与教训包容于故事之中一样,人的眼睛、面孔、皮肉乃至整个躯体形状都共同包装着心灵。美术作品的意蕴总是深藏于作品内部,人们只能靠心灵的体察去感悟、体味。而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往往寄藏在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中,比如,郑板桥画的竹、朱耷画的鸟、徐悲鸿画的马,这些经典美术作品不仅真实再现了事物的形貌色彩,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委婉地传达出画家对生命的诠释。意蕴是美术生命之所在,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画得像或不像,还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味美术作品背后所表现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比如,欣赏梵高的《割了耳朵后的自画像》,不仅要欣赏梵高作画时所追求的肖似、光和外形的逼真,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梵高对崇高精神的追求,理解作品蕴藏的对现实社会的抗争与愤慨。美术创作如何融入意蕴?这得依赖于意境。艺术作品的意境是情景交融的产物,“上焉者,意与境浑”。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必须首先架构创作的基本思路,然后捕捉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物象,并从对这些物象的体味中激发创作灵感,从而产生情感世界的波动,使头脑中意与象的关系得到不断调整,做到缺意就炼意,缺象就寻象,不断实现意与象的平衡,力求从意获象,从象取意,深化构思,移情于构思,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美术形象中,营造出深邃的艺术意蕴。优秀的美术作品无一不是“情”与“景”(意象)的完美统一,意与境总是相融无间,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画要诗化,诗要画化”,物我同一。诗画同理,比如,汉儒董仲舒的“人有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寞。”诗中情与境水乳交融,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意境,寄托着诗人对安静纯朴的山村生活的热爱,可以说写景中含情,抒情中藏景,真正做到了情与景交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著名画家席里柯的名画《梅杜萨之筏》,画面透露出奄奄一息的人们重燃生的希望的烈火。罗中立的《父亲》,画面则以黝黑的皮肤和深邃的皱纹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见,意境是虚实相生的产物,是情景交融、情形兼备、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对美术创作而言,景、形、物是实,情、神、我是虚。虚与实并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互对应的两种事物。因此,美术创作应当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互补,虚实相生,变化无穷,从而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透过显现的形象去领略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进行美术创作时,则要力求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深远的思想意蕴。
  
  二、美术创作中意蕴表达的特点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人。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传达思想意蕴的表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美术作品表现主题的方式应当具体而多样。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要有机地激活创作主体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做到百花齐放,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由于创作主体所受教育的环境背景不尽相同,他们在历史、文化、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自身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资源、审美心理意识及创造能力等也不尽相同,他们头脑中形成多样的且与众不同的意蕴表达个性,这是美术创作过程中意蕴表达的基本特点。美术创作总是体现创作主体对“精神家园”的找寻,将人生之徒劳而绝望、欢喜而幸福、崇高而赞美、羡慕而向往等情感融入线条与色彩之中。一件美术作品中意蕴的具体表达,取决于创作主体的思想倾向和创造意识,将作者的情感意蕴融入作品的意象是一个具体的创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想象与情感起了内引的作用。当创作主体头脑中的表象抽象为概念,理性思维便开始了,表象升华为意象,则迈出了形象思维的最关键一步。表象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融合了主体的思想感情,意蕴也随之落地生根,深深地融化在作品的线条与色彩之中。
上一篇:论情感的力量与色彩的表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