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西民歌(2)
2016-11-04 01:01
导读:4.秧歌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其中特点较为鲜明的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
4.秧歌 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其中特点较为鲜明的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祁太秧歌。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以及其他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晋南的“花鼓”“打花棍”等等。这些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歌曲伴唱为辅的形式进行演唱。
5.套曲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
三、山西民歌在艺术风格上的特征
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这是由于各自所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如: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其艺术特色是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
左权民歌是自成脉系的,它的格调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一般说来都显得比较清新、柔媚。左权民歌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
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由于这一带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再加上近代社会商贾流行,所以这儿的民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山西民歌有着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各地所处的环境、经济、文化、语言及风格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山西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它今后仍将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随着人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而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人民音乐家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2]吴刨、刘尔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2版
[3]周大风《漫谈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2期
论文出处(作者):
歌唱中怎样克服地方方言(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效果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