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嵇康、阮籍的人生理想及其美学意蕴(1)(3)

2017-01-28 01:08
导读:(二)自由之境界。这是一种虚幻的仙境,是现实中没有的,诗人只是借它来表示现实世界的不可“托身”。我们可以说它也是一种“无”,是对现实之“

(二)自由之境界。这是一种虚幻的仙境,是现实中没有的,诗人只是借它来表示现实世界的不可“托身”。我们可以说它也是一种“无”,是对现实之“有”的超越。此“无”似乎直接来自于庄子。庄子的理想是: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引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2](P21)“游”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游”即自由,这种自由不存在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只能存在于内心之体验。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游心”之自由。庄子说:“游心于淡”[2](P215),“游心于物之初”[2](P539)。嵇康也多次提到“游”,其中提到“游心”的共有六处: “游心太玄。”[1](P16)“游心于玄默。”[1](P49)“游心大象。”[1](P74)“游心于寂寞。”[1](P125)“游心乎道义。”[1](P172)④“游”意味着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心”意味着是“心”之自由。“太玄”、“玄默”等等是“心”所“游”之“境”,这种境界是非尘世的,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是非实存的,只能存在于一己之体悟中。我们可以说,相对于尘世之“有”,“心”所“游”之“境”是一种“无”。此“无”不是王弼的本体之“无”,而是境界之“无”,是诗人灵魂栖息的地方,它只能存在于一己之“心”的体验中。
(三)这是一个光明清新的境界。诗人要于“扶桑津”中“濯翼”,要于沧浪之水中“澡五藏”,再通过服食“妙药”,于是有“毛羽翕光新”的光明清新。宗白华先生说: “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又说:“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仙人,绰约若处子,肌肤若冰雪’,不是这晋人的美的意象的源泉么?”[3](P129)这说明:一方面,嵇康与庄子的内在联系于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晋人的美的理想更直接地受到嵇康(以及阮籍)思想的影响。在嵇康看来,现实社会是污秽的、灰暗的,与之相对,理想境界则是清新的、光明的。下面这首诗并非仙境,但同样表现了这种理想:“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摇荡清波,与之浮沉。”[1](P74)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总之,“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任“心之自然”,也就是要追求精神的自由。这种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境界。自然是心之自然,自由也是心之自由,心在嵇康思想中的重要性于此可见。心是我之心,对心的重视意味着对自我的重视。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嵇康思想对于魏晋时代人的觉醒具有重要意义。刘大杰先生说:“魏晋人的人生观……反对人生伦理化的违反本性,而要求那种人生自然化的解放生活。……我们要使人生有趣味,必得从这种虚伪束缚的生活,返回到真实自由的生活方面去。这种人生观的特征,我们可以名之为人性的觉醒。”[4](P103)这似乎就是对嵇康思想的概括。 二、“神”之超越 阮籍思想有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前期如《乐论》、《通易论》,主要是表现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后期如《达庄论》、《大人先生传》,主要是表现道家、尤其是庄子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思想。阮籍很重视“气”⑤。“自然一体,则万物经其常,入谓之幽,出谓之章,一气盛衰,变化而不伤。”[5](P139)魏晋之际,哲学的主流是本体论,元气论在王弼、郭象那儿均不被重视,但嵇、阮均多次言及。阮籍之“气”与“神”密切相联。如果说“心”是嵇康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则我们可以大致地用“神”来概括阮籍思想。《达庄论》云:“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身者,阴阳之积气也;性者,五行之正性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神者,天地之所以驭者也。”[5](P140)
汤用彤先生说:“嵇康、阮籍……只是把元气说给以浪漫之外装。”[6](P147)此“浪漫之外装”似乎就是来自于“神”。上面所引的第二条中,“阴阳”、“五行”、“游魂”均与“气”相关⑥。“神”也应当与“气”有内在联系⑦。阮籍说:“气并代动变如神,寒倡热随害伤人,熙与真人游太清。”[5](P190)在阮籍这儿,“神”主要有三个含义:第一,表示气的变化是神秘莫测的,这与《易传》的思想是一致的,《易传·系辞》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第二,“神”不仅仅是一种虚词,而且是一种实际存在。《大人先生传》云:“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神者,自然之根也。”[5](P185)这是在本原意义上的“神”,与老子的道相似。第三,从整体来看,“神”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相联系。
上一篇: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美(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