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两个世界的神仙系与汉画像石的宗教品质((4)

2017-02-05 01:04
导读:终极关怀是宗教神学经常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斯特伦是这样解释的:在宗教意义中,终极实体意味一个人所能认识到的、最富有理解性的源泉和必然性。

    终极关怀是宗教神学经常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斯特伦是这样解释的:“在宗教意义中,终极实体意味一个人所能认识到的、最富有理解性的源泉和必然性。它是人们所能认识到的最高价值,并构成人们赖以生活的支柱和动力。”汉画像石有没有表现“最高价值”的内容?《史记·孝武本记》记了这样一个故事:方士公孙卿对武帝说,“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在众名山中黄帝学仙得道上天,并且带走了身边的臣子、宫女七十余人。在今人看来,这本是方士编的故事,但武帝却信以为真。“磋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躇耳”,武帝发出了无限感慨。武帝将成仙看得比社樱江山还要重要,那在一般臣民中还有什么比成仙更重要的事呢?这件事可不可以说明汉人的“最高价值”就是成仙?答案是肯定的,长生不老、事死如生是汉代的社会思潮,体现的就是对人生“最高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汉画像石神仙系也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能够长生,汉画像石世界里构筑了一个以西王母为中心的仙系,用不死药、祥瑞等等物象来实现得道成仙。如此,汉画像石通过神仙系表达了宗教性质的“终极关怀”,这是它的宗教品质。

    山东嘉祥宋山出土的石祠西壁画像石,自上而下分四层:最上一层是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图面,第二层是演绎周公辅助成王故事的画面,第三层是演绎晋国太子申生故事的画面,第四层是主人车骑出行的画面。(见图五)这样结构的图在汉画像石里非常普遍,或两层,或三层,或更多层,西王母的位置始终不变,居于最高一层。如何解释这样的构图?许多学者的注意力是放在神话故事方面或西王惬日乍为仙界最高人物的地位方面,具体分析时则侧重于神仙世界物象的功能,最后归结为一种崇拜:“两汉时由于方士、文人竞言长生,由是服食求仙,风靡一时,西王母遂成为贵族地主朝夕崇拜的偶像。”我认为这样的解释说得通,但并没有触及到画面的核心内容。难道周公、成王、申生也要成仙吗?或者是用他们的故事来说明西王母的仙术吗?汉画像石中有许多类似周公、成王、申生的故事,包括周公、成王、申生故事,它们常常并不与西王母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上,那又如何解释?至少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服食求仙”在没有明晰说明的时候是不能作为将西王母和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线索。但是从终极关怀角度看,问题就清楚了,汉人是在表达对“最高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历史人物建立的功业是“最高价值”吗?不是,而是要进入西王母的仙界。要进入这个仙界,那就有西王母的“服食求仙”。所以在有西王母的构图里,她总是高高在上的,即使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要在西王母之下,这是宗教艺术的表达方式。仙界以外的功业是不能与成仙相比较的,用现代的语言就是“过眼烟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汉画像石神仙系具有民间俗神的特征
    一个新教的产生,总是要与当时的国家信仰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这是对宗教品质界定的一个必要方面。在以上对汉画像石神仙系结构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神仙系之间存在的差别。如果说现实世界神仙系里的神仙是正神,那么汉画像石里的神仙就是民间俗神。从我国宗教发展史看,汉代民间俗神是有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牟钟鉴、胡孚深、王葆玖《道教通论》认为:
  “在中国,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封禅求仙活动复活了宗教的古魂。
   汉代社会造神运动兴起,政治、学术皆被宗教的迷雾笼罩,截纬神学屏入今文经学,使儒家学派同传统的宗法礼教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古代宗教的幽灵先是依附在儒教身上,当汉末儒家礼教失去维系社会人心的作用时,道教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一儒教祀正神,道教祭民间俗神。”同时我们也看到,汉代的正统官员对正神以外的神常常是采取排斥态度的。汉成帝即位初,相衡和御使大夫潭曾反复奏言,说“长安厨官、县官给祀,君国侯神方士使者所祀,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其余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复重,请皆罢。”(《汉书·郊祀志》)成帝同意了这个奏言。在罢去的祭祀神中,有仙人、玉女、天神、黄帝、蓬山等等以后道教供奉的神。这种排斥态度的出现,说明了国家信仰正神与民间俗神的对立,兆示着一个新教正在诞生。同理,汉画像石神仙系作为前期道教的重要内容,以仙系为主的世界,不受神系的制约仙系,高高在上的西王母,对不死药的无限向往,等等内容,都使我们看到了正在形成的宗教品质。
    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作为一种世界观理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和人类学,宗教总是企求在一种更高的层面—一种超越常识与经验,超越现实生活的层面了解释和把握人、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汉画像石的神仙系显然做到了这一点。现实世界神仙系里的神,统领着一切,制约四方,可在画像石神仙系里,神的位置在顶部,只是作为了一个符号,高高在上却进入不了西王母的仙界,这个世界是西王母的仙人世界。这是因为,神不能超越现实世界—长生,最有可能的也只是使少数人长生。汉代是一个造神的朝代,是一个造仙的朝代,但是即使是少数人,如汉武帝,也没有能够长生。寻仙一生的武帝,晚年还要下诏书承认自己的错误。可是,西王母做到了,她有不死药,还有迎接的神兽和兆示的祥瑞,不仅可以达到“事死如生”的目的,而且还想得那么周到,而且不只是使少数人长生。
    爱弥尔·涂尔干认为:“所有已知的宗教信仰,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二它们对于所有事物都预设了分类,把人类所能想到的所有事物,不管是真实的还是理想的,都划分成两类,或两八对立的门类,
上一篇:试析两个世界的神仙系与汉画像石的宗教品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