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记忆之城》是1部表现苦难和死亡的电视剧,除了给人沉重和压抑,还给人感动和希望,因为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精神和意志不会被击垮。我们不愿意去重复苦难的历史,但苦难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重温苦难可以帮助后人减少苦难的发生,并且勇敢坚强地面对今后发生的各种大小苦难。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抹杀的1笔,其惨烈程度甚至经常和“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但除了纪录片《重庆大轰炸》外,中国影视作品对此没有进行更多浓墨重彩的展现,《记忆之城》填补了这1遗憾。该剧2007年8月在央视8套播出后,从9月下旬起又先后在重庆等几个省级台播出,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该剧以8年抗战为背景,以重庆人周祖康1家人的苦难遭际和悲惨命运为主要线索,侧重再现了重庆大轰炸这1极具震撼力的惨烈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面临强敌、恐怖、死亡和灾难时的英勇顽强和坚韧不屈。
1、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
《记忆之城》对8年抗战尤其是重庆大轰炸的许多历史事件和场景进行了全方位的真实还原,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符合革命历史题材剧“大事不虚”的品格,使整个电视剧散发出历史教科书般的历史感。
重庆大轰炸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历时5年半。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共出动飞机9500多架次,实施轰炸200多次,无数和平居民被杀害。日本侵略者妄图以残暴的轰炸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然而,英雄的重庆人民勇敢地面对日寇惨无人道的暴行,坚守着被毁坏的家园,不休市,不搬迁,在没有天空的城市里,不屈地承受着,并最终和全国人民1道,以自己的坚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记忆之城》将时间集中在1937年——1945年的8年多里。在这并不太长的时间里,电视剧的空间转换比较频繁,范围涉及北平、上海、山西、武汉、重庆等地。除了重点再现重庆大轰炸外,还反映或涉及了标志抗战正式爆发的“7·7事变”、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1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8路军的百团大战、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国民当军统在越南河内刺杀汪精卫的失败、上海76号汉奸对抗日人士的追杀、日军对重庆的几次大轰炸、日军对美国海军珍珠港基地的偷袭、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等。《记忆之城》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尽量还原了历史场景的真实原貌,尤其是重庆大轰炸。据《重庆时报》报道,本剧光道具费用就超过了200万元,剧组花巨资还原当时的重庆街道,专供“轰炸”之用,还在江北黑石子挖了几个“埋死人”的大坑。这些努力,不仅给人以逼真感,而且使整个电视剧显得恢弘大气。这些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事件,为剧中人物的活动和表演搭建起了1个厚实的舞台。
1个好的故事对于电视剧来说10分重要。该剧拒绝说教,在忠实于历史大事真实背景的前提下,用“小事不拘”的灵活大胆进行艺术虚构,合理使用戏剧元素,编织出紧凑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激烈的战斗场面、缠绵悱侧的情感纠葛、扑朔迷离的谍影迷踪,使全剧充满了悬念、紧张和刺激。
在纷繁的事件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该剧以重庆人周祖康1家人的苦难遭际、悲惨命运、英勇抗争为主要线索,使全剧脉络清晰、条理有序。国家和民族灾难体现在每1个实实在在的家庭和个人上,家庭的支离破碎、颠沛流离、悲欢离合,个体面对时代变故的渺小、无奈和抗争,死亡的威胁,身体与心灵的创伤……随着日军暴行的推进,1个个主要人物,1个个鲜活的生命先后消失:3个儿子、1个女儿先后为国捐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几次出现,让人唏嘘不已。
周敏柔和朱今墨之间缠绵悱侧的爱情故事是本剧的另1条线索和看点。编导利用朱今墨的3重身份,巧妙地连接起共产当、国民当和日本法西斯几条线,反映了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和微妙关系。日本人和军统的怀疑使朱今墨随时处于危险境地,敏柔的怀疑和苦苦追寻,朱今墨的逃婚、躲避;素不相识的3丫对朱今墨的无私救助,地下党艳艳与朱的恋爱掩护,日本女特务安惠子对朱的迷恋,连生、军统头目李其洋和日本领事中森对敏柔的追求,朱今墨杀死李其洋……最后,敏柔和今墨并肩战斗,敏柔为掩护今墨被中森枪杀。周敏柔和朱今墨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使人想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为挽救爱人露丝主动牺牲自我的故事。这1为爱献身的模式虽然陈旧老套,却在影视剧中屡试不爽,不断打动着无数对生活和爱情心存向往和希望的人们。
历史的必然性包含着无数的偶然因素,在本剧中有偶遇、报纸、信件、遗物、遗像、相片、姓名等。无巧不成“戏”,冠忠为救敏柔,发现失散多年的弟弟冠杰也在狱中;朱今墨到重庆后见到的军统头子居然是当年自己敬重的校长;为救冠杰牺牲的地下党罗看守的女儿罗雨婷后来成了周家汉英的妻子;周敏柔从北平到上海和重庆,茫茫人海中竟然先后几次和朱今墨巧遇而又错过;在上海,老同学艳艳为躲避汉奸追杀正好闯进敏柔寄身的旅馆;奋不顾身救朱今墨的3丫原来是周家的亲戚……这些偶遇和巧合为电视剧增加了戏剧色彩,使情节更加紧凑。报纸、信件、遗物、遗像、相片元素的合理运用,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和人物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如:虽然冠忠已经战死沙场,但他写给母亲的信却掷地有声地回响在家乡重庆:敌1日不去,儿当至死效忠!载有敏柔与汉奸李其洋在1起的相片见报,不仅刺痛了家人的心,也改变了敏柔日后在家里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敏柔的失声、失忆和再次离开。至于姓名也别有意味,让人遐想回味,体现出编剧的1番用心,如:朱今墨,“朱”和“墨”形成对照和反差,寓意他身份的复杂,举动的难以捉摸;敏柔、玉秀,中国女性柔美的外表下其实拥有勇敢、刚毅的心;赵蔓君,似乎表明1个自私自利的悍妇形象;李其洋,“其”与“骑墙”的“骑”谐音,暗示他的汉奸面目;冠忠、冠杰、汉英3兄弟,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
3、人性光辉的充分展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爱国军人,以冠忠、冠杰、汉英等为代表,他们毅然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职责,显现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冠忠身为国军师长,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但他的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无奈和屈辱。他受命守卫北平,遵照上级命令被迫撤离,却被军政部以违抗命令之名收监。后来以戴罪之身归营指挥作战,在淮河1线,他率部与敌死拼,用血肉之躯夺下阵地。他接到命令死守河东,打得只剩下了几个连的兵力,大家要掩护他撤退,他坚决不肯,亲自冲上去和日军厮杀,战死疆场。弟弟冠杰10几岁离家北上求学,参加革命,成为中工北方局的高级干部,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哥哥和母亲倾尽家财营救他出狱,冠杰却坚决拒绝在自首书上签字。在平型关战役中,冠杰担当旗手,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锻炼,被领导委以重任;在后来的百团大战中,冠杰发挥了作用。在日军的扫荡中,他被日军围住,但仍大义凛然,微笑着英勇牺牲。
情报人员,以朱今墨和周敏柔为代表,他们战斗在鲜为人知的另1个重要战场,危险重重,稍有不慎,生命随时会失去,除了要对付凶狠狡猾的敌人,同时还承担着亲人的误解甚至国人的仇恨和殴打。朱今墨为了革命使命和亲人的安全,不得不隐瞒自己地下党的真实身份,离开他深爱的未婚妻,并多次与对方擦身而过。他承担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折磨,几次接近崩溃的边缘,但为了民族大义,他挺住了,1次次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周敏柔则经历了从进步青年到情报人员的历程。在民族灾难和婚姻变故的打击下,外表柔弱的她刚开始似乎显得无所适从,对朱今墨的举动也有过不解甚至仇恨,但当她感觉到爱人的真实身份和动机后,便毅然不顾1切地加入了革命者的行列;面对亲人的误解,她顽强地选择了沉默,让自己独自承受。在经历了忍耐和艰辛后,终于获得了日本即将袭击美国珍珠港的重要情报,为此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小市民,以赵蔓君、赵金龙和吴国喜为代表,在国家大义、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感召下,他们从坏人、恶人“进化”成了好人、善人。赵蔓君1心想着自己的地位,自私狭隘的心理促使她做出了1些不当行为。后来,面对灾难和周家儿子们的壮举以及别人的宽容,她良心发现,人性中善良伟大的1面复苏了,临死前,她向顾玉秀表达了忏悔。赵金龙,好吃懒做,不愿吃苦,在经历了1系列变故后觉得:我1辈子都没做过好事,我要办点正事……要是把日本飞机打下来,老子死10回也认了!他去掩埋尸体并被炸死。甚至连吴国喜这个道德败坏的无赖,最后也将发国难财得来的钱财全部捐了出来,给无人收埋的尸体买坟地安葬,给人以温暖、力量和希望。
女性,以顾玉秀、3丫为代表,她们具有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深明大义,坚韧不屈,忍辱负重,勇于自我牺牲,是支撑我们民族的重要脊梁。顾玉秀面对丈夫的离去,苦苦支撑着家庭,抚养儿女长大。面对民族灾难,她果断把自己的屈辱和不幸抛开,毫不保留地去帮助赵家人,勇敢地承受着儿女们纷纷离去的苦痛,还鼓励他人:“不管怎样,要好好活着。”她打破传统礼仪,给为国捐躯的儿子的坟墓下跪;出于对女儿通敌的误会,她铁心冷落心爱的女儿。这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其实反映出顾玉秀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家庭个人为轻的高尚无私情怀。3丫生活在丈夫粗暴的阴影下,为了救助自己心中的“好人”朱今墨,她背负着巨大的负罪感出卖了自己的身体;腿被炸伤后,只能坐在吱吱作响的小板凳上艰难行走,最后死在防空洞里。在3丫的坟前,编导借朱今墨之口表达了对这个平凡而伟大女性的赞美:在我心中,你就是这座城市!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剧中大量具有震撼力的画面和镜头,刺激着和平时代观众对历史快要麻木的神经:历史不能淡忘,时代需要英雄。轰炸后燃烧的城市,陷入火海之中的吊脚楼,街道、隧道和万人坑里横7竖8的尸体,空中纷洒的烟尘和石灰,摆放着死者遗像和牌位的堂屋,不由得把观众带回到那个痛苦的岁月。冠杰在乎型关战役中挥动军旗,冠忠、冠杰临死前与敌人死拼,周家人在江边给冠忠的衣冠墓下跪,看了让人荡气回肠,不免对英雄心生敬意。
全景、远景、近景、中景、特写的交替运用;俯拍、仰拍的有机组合,作为画亩过渡黑场以及剧中人物回忆镜头的大量出现,画面定格凝固手段的偶而为之,使整个画面语言极具立体层次感,从不同角度冲击着观众的心灵。片尾画面中,只见惊魂未定的成百上千市民拥挤在隧道里,1只只手在空中向上挣扎,最后慢慢无力地消失。
背景音乐、旁白、解说等有声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也增加了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声响:灾难和死亡下男人和女人的哭喊,刺耳的警报声,3丫跪在小板凳上移动时发出的令人心碎的吱吱声,轰炸后隧道里死1般的沉寂,此时无声胜有声……剧中旁白和解说包括第2人称和第3人称两类,2者各有分工和作用:第2人称为发自剧中人物内心的声音,着重营造感性和情感的氛围,本剧中多为活人对死人,如朱今墨在3丫坟前对3丫的悼念。第3人称解说为剧中人物之外的人发出的解说和评论,交代画面不便表现的时间、地点、背景,进行总结等,为全知全能叙事;在本剧中主要在于搭建历史框架,进行理性审视和历史观照,警醒世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体现出编导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干预和评价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