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城市色彩的现状与意义

2017-04-20 01:03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试论城市色彩的现状与意义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摘要:城市色彩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
毕业

摘要:城市色彩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普遍缺少审美修养,更加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各种新材料及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 ,城市广告的胡乱张贴,城市新建筑的随地拔起,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与之相连的历史文脉,更主要的是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关注。从美学角度和实际空间角度,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

关键词:城市色彩;城市景观;环境
 お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分为人工装饰色彩和自然色彩两类。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服饰、绿地、河流等城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1]城市色彩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视觉形态的第一要素。它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质量、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一
  
  国际学术界对“城市色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从17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都灵市开始有规划地实施城市环境色彩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等国在城市色彩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使很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赏心悦目。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为这些城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建筑拔地而起。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建筑与环境色彩的深刻认识,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设计与研究还是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二十多年来,我国落后的城市色彩设计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速度形成强烈的对比,严重制约了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公共环境中色彩的杂乱与随意暴露出我国在城市色彩管理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国家的广告法对色彩没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爱护环境、追求健康已经是新时代都市人的共同追求。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分析现状,造成环境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随地拔起的高楼大厦。它的建筑外观与色彩同城市的风格以及城市的主体色彩不相吻合,没有统一的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使得在城市的建筑领域里色彩应用比较混乱,从而造成建筑与环境上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塑造形成了负面影响。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中建筑色彩占有绝对的地位,但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一些非恒定的人工色彩的繁荣,对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城市广告和“城市牛皮癣”。当我们从高处眺望纵横交错的城市图景,或是乘车行走在高低层叠的楼宇之间,不用费力就会发现有一种干扰让人无法摆脱——城市中五颜六色、浓妆艳抹的招牌与广告,这种城市广告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城市色彩的美观。不可否认,现代化的商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广告。然而,面对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广告、招牌的形式、形象、审美、色彩等,都市管理者没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于是,大多数广告色彩遵循刺激眼球、越艳越好的原则,一些没有设计美感的广告、灯箱和霓虹灯几乎成了与小广告没有区别的“城市牛皮癣”。如果说衣着的色彩代表了个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在城市公共场合的招牌色彩就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这种状况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屡见不鲜,对城市环境和色彩景观的破坏极为严重。
  
  二
  
  城市色彩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因为它在保护和发扬城市及地区文化、建设和谐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面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由于长期以来在城市色彩领域观念上的滞后,中国城市色彩景观的形成基本上处于自主、随意状态。因此,城市色彩研究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中意义重大,它将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大学排名
  马克思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关注色彩,了解色彩,运用色彩,才能为城市景观的受众者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生动丰富的色彩环境。然而,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与心理刺激是不同的。白色令人感到寒冷;红色、橙色使人感到暖和;蓝色使人沉静;色彩缤纷的花卉使人感到愉悦。这都是人类对自然色彩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反映。另外,色彩还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热情、喜庆;绿色代表和平、理想;蓝色代表沉静、理性等,它可以对人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所以色彩的心理效果有多种多样,在选择色彩时不能忽视这种效应。色彩不仅具有本身的特性,还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媒介,它含有人们附加在其上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国家的文化。北京城红墙黄瓦的故宫建筑群掩隐在浓绿的树林中,并由素雅的、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民居衬托着,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构成北京城的特色;海滨城市青岛则由红瓦屋顶、米黄色的墙面、绿树蓝天、碧海白浪构成了海滨味极浓的城市风貌;而苏州粉墙黛瓦、石板路和石桥朴素的本色、苍绿的古树、倒影灵动的水色组成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大体而言,北方城市的色彩明艳,南方城市的色彩淡雅。每个城市都尝试着利用历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珍视着这些独特的色彩特质,来构造富有个性的城市面貌。 三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根本要从色彩的本质研究,另外,研究角度要从人性出发,研究对象要考虑到城市内涵。其实占着主导地位,吸引人们眼球的色彩大部分是由城市建筑来体现的。建筑是城市景观中的主体部分,是最为显眼的吸引物,因而建筑色彩相应地就成了城市色彩的主角,它的色彩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城市色彩的美。建筑色彩包括居住建筑色彩、商业建筑色彩、办公建筑色彩、娱乐建筑色彩、教育建筑色彩等,对这些不同功能的建筑其色彩的选择也不同,要力求达到色彩与功能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建筑色彩的选择,还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共性、对比性、序列性、主次性等特性使建筑色彩富有变化、各具特色。如藏式民居的檐部是藏族喜爱的酱红色,墙身为乳白色,门、窗的边饰是黑色,建筑色彩对比强烈而富有变化。另外,建筑屋顶色彩是最易忽视的地方,其实屋顶的色彩能为城市色彩填补空白,丰富美化城市的鸟瞰景观,避免登高望远时城市景观呈单一、暗淡的灰色,从而增强城市色彩的吸引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另外,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具有移步换景的动态景观序列,同时也是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通道。美观的道路色彩令行人精神抖擞、身心舒畅,尤其在一些商业步行街上,用与沿街建筑协调的彩色地砖铺步行路面,会成为一道多彩的风景线。[2]高速公路的色彩管理也相当重要,科学调配色彩,可以给驾驶员良好的心理影响,减少交通事故。地下街道也是值得关注的,合理科学的色彩选择可以减少地下环境阴暗冷淡的感觉。广场是城市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集聚中心,良好的色彩效果将使市民更乐于逗留玩耍,为城市创造一个公众认可并接受的空间。[3]如纽约下沉式的洛克菲勒广场,周围饰以深红色的大理石墙面,其前设置金色的雕塑,后面有白色的喷泉间隔,使金色形象突出成为广场的视觉焦点,在广场中间是用膳的彩色帐篷,整个广场形成充满韵律的色彩空间,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环境小品色彩包括城市内的标牌、指示牌、站牌、电话亭、广告、雕塑、招牌、座椅、灯柱、果皮箱等等辅助设施的色彩,这些小品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是创造丰富城市色彩的良好素材。西欧各国的街头饰物如电话亭、候车亭、灯柱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慎重处理,色彩丰富,艺术性强,再加上丰富多彩的雕塑、喷泉,形成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4]虽然这类小品不是城市景观的主体,但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损害城市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市民识别上的障碍,不利于传递有效信息。如危险部位、讯号装置应该规定专用色,色彩搭配要醒目,以提醒人们注意。总之,环境小品的色彩设计要讲究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四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感受。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和管理是使城市最终获得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的实践环节,在未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把城市色彩规划纳入现行的城市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我们才能创造个性突出、生动丰富的人居环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参考文献:
  [1]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12.
  [2]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436.[3]克莱尔.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13.
  [4]孟刚,李岚.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5860.
毕业 网

    上一篇:探析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