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分析

2013-09-08 01:05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并购市场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并购活动明显活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和风险并存。就近两年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跨国并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并购;驱动因素;建议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三种驱动因素
  
  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2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无非是在获得资源、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品牌建设等动机的驱使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战略。金融危机下,结合中国企业近两年的跨国并购事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种驱动因素类型:
  
  1.1 资源获取驱动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不论是在澳大利亚、非洲还是在拉丁美洲皆是如此。一方面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部分能源矿产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了保障资源和能源的供给,能源、资源领域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通过吞并收购国外企业的方式则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以石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外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这有助于我国企业降低并购本钱,改善交易条件,增强并购的主动性。再者,中国的大型能源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海外投资经验,具备了开展大规模跨国并购的条件。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有所行动。2008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公司中粮团体有限公司购得美国SmithfieldFoodslnc,公司5%的股权。2008年11月,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SA股权项目全部实施完毕。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同意了中国五矿以12.06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大部分资产。海外资源收购的新模式,为我国换取了能源资源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生产能力,极大地缓解中国长期浪费所造成的资源紧缺状况,增加中国战略资源储备,提升我们在国际资源领域的影响力。
  
  1.2 技术获取驱动型
  危机之中的美国企业,资产严重贬值,资产价格下降。陷进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为了寻求出路,纷纷以较低的价格被整体收购。同时。为寻求及早走出金融困境,美国适当放宽了资本进进金融领域的限制,以求广揽资金,全力“救市”。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宽了长期限制资本运营和私人投资大景进股银行的规定,投资者可以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而不会被视为控股股东。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便利。而中国金融机构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金融掌控能力相对较弱,通过采取参股方式。可以吸收海外金融企业长期积累的品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投资价值,以促进中国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2007年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50亿美元购进摩根士丹利股权。投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团体股权。国家开发银行以30亿美元购买巴克莱银行的股权,金融机构并购活动,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先进的治理经验和技术。挖掘具有高级治理技术的人才。另外,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衰退为国内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相关资源和能力,实现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利时机。我国企业手里有资金,通过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企业,可以使我国企业分享其技术品牌和市场带来的利益,学习治理经验,从中获取品牌资源和技术,进步自身技术能力,增强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目前,一些IT高科技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都是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主力军。
  
  1.3 市场获取驱动型
  固然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进衰退阶段,大多数国家消费能力减弱,市场风险增大。但是,为筹集资金而疲于奔命的欧美企业和相关政府部分都放松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查,减少了跨境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本钱,同时,欧美企业资产价格走低;假如收购目标企业的长期收益效应大于中国上风企业的并购本钱,目标企业符合并购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购风险能够控制在较好的程度时,中国有实力的上风企业就可以通过跨国并购,快速进进目标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把握盈利机会,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中国比较具备上风的机械制造业领域,电子产业领域的企业就可以利用好此次机会。2008年9月。机械企业中联重科携手投资公司收购了世界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100%股权。完成收购以后,中联重科一跃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的行业龙头。CIFA的产品在欧美、中亚、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路。通过本次交易,公司不仅在短时间内找到了进进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的捷径。还节约了开拓欧洲市场的高昂用度,通过品牌互动,可以迅速进步中联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着名度与美誉度。   2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建议
上一篇:旅游治理3M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