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探讨(1)(2)
2013-09-30 02:31
导读:昆明的旅游资源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进性强。另外,昆明的旅游资源大多自然天成,不需要人工的刻意雕凿,可开发性好,发展远景看
昆明的旅游资源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进性强。另外,昆明的旅游资源大多自然天成,不需要人工的刻意雕凿,可开发性好,发展远景看好。
黄丽娟:昆明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探讨(三)昆明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旅游开发曾取得明显成效。进进上世纪90年代,昆明旅游业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创造辉煌。当时昆明旅游业已形成一个包括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交通、餐饮、农家乐、商品、娱乐会展等组成的综合产业体系,旅游总收进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8.39%进步到2004年的14.5%,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99年云南省因昆明世博会,创下了旅游进境游客104万人次,国内游客3.673万人次,创汇33亿元的新纪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昆明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进步。云南省现共有星级酒店795家,高星级酒店多集中在昆明(6家五星级,16家四星级,32家三星级)此外,昆明还有1.800~1.900家小旅店,专门成立了饭店协会(40个床位以下)公 开办公,加上昆明的1.500辆左右的旅游车,使得昆明的旅游综合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综合 能力大大加强,昆明的旅游业基本形成吃 、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设施完善,治理规范的完整体系。
第三,旅游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公路运输在云南交通事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全省有四条国道纵横贯串,108、213、320、324等4条国道经昆明市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国道为主,辐射全省,连接邻省邻国的公路交通网。昆明到17个地州市所在地均是高等级或次等级路面,保证了主要风景区、旅游胜地、国家级、省级口岸道路的通达。
第四,旅游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昆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昆明旅游业的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而且昆明市对于社会治安情况,医疗条件,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处理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非常重视,根据国家和云南省的相关规定,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旅游市场非法中介和安全隐患的活动。如2004年的“春雷行动”。加大了旅***业的治理,有力地进化了旅游社会环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昆明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题目
(一)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不到位
长期以来,昆明市旅游业一直贯彻着国家旅游局“以观光型游客为主的客源结构战略”和相应的“数目扩张型战略”。但是在昆明旅游业迅速发展,旅客总人数及旅游总收进不断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亏损。根据昆明市旅***业会计报表统计,昆明旅***业(包括主要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等单位)2004年净亏损1.3111亿元;2003年净亏损2.7559亿元;2002年净亏损3.2353亿元;2001年净亏损2.8405亿元。以上统计情况表明,昆明市旅游经济效益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明显的低消费观光型旅游的特征。而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旅游发展战略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二)旅游产品不能很好地展现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特色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昆明最独特的旅游资源。而且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滇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但是昆明旅游产品未能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特色不够鲜明,产品不够丰富,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这使得昆明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在下降,昆明从一个旅游的目的地变为了过境地。
(三)旅游宣传促销不得力
旅游宣传工作不到位,市场辐射范围小,未能弘扬昆明精神,展示昆明旅游资源,营销昆明旅游品牌。每年都有对外的宣传促销,但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投进不足,多数情况注重广度,反而忽略了深度。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营销力度不够。昆明旅游业的销售手段较为单一,宣传、促销表象化。不能按照市场需求、针对游客的不同特点,组织不同的旅游商品,提供对路的服务,实行区别化和精细化的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