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1)
2014-01-09 01:01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农家乐休闲旅游
[摘要]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本文以长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针对其相应的题目,提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家乐 长沙 旅游产业
一、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概念:
“农家乐”,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以进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的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二、湖南长沙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据长沙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长沙市的农家乐有1415家,其中五星级农庄17家;往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总人数达835.2万,总收进超过10.5亿元
长沙农家乐旅游开发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模式:
1.城市郊区型。城郊经济基础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2.景区周边型。我市现开辟了8个森林公园,拥有大围山、黑麋峰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还有灰汤温泉、岳麓山等,是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地区。3.基地兼容型。我市农村种植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留意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成为了很好的休闲观光场所,进步了综合经济效益。
按休闲农业的功能划分,目前有三种类型:
1.观光观赏型。我市农业种植资源极为丰富,长沙花木带、各地茶园果园药园和水面养殖等名优特产为开发观光型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域。
中国大学排名
2.参与体验型。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境、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的一系列产品现已初具规模。
3.休闲度假型。我市森林资源丰富,长沙植物园、看城黑麋峰、浏阳大围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清幽,天气宜人,是自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等活动,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
农家乐投资开发主体角度:
1.农户联合型:特点是:投进少,接待量有限;乡村文化保存完整;旅游带动效应有限。
2.(公司)农户型:特点是:引进旅游公司参与经营、治理;发展规模和接待量较大。
3.(公司,社区)农户型:特点是:参与三方责任和分工明确:公司负责旅游景点(区)的规划、营销、培训;村委会协调,农户按规定接待、导游。
三、长沙休闲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题目
1.熟悉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引导。对休闲农业还存在模糊熟悉,缺乏有效的引导,有明显的盲目性。对休闲农业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规范标准。
2.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的治理。在软环境方面,由于经营休闲农业是一项新的事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治理技能预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治理做出决策,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布局不公道,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我市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快,但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不能因地制宜,公道布局,有一些地方为了凸现休闲农业的个性特色,采取“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结果弄巧成拙,效果不理想。
4.思路不开阔,缺乏多样的特色设计。我市现有休闲农业主要是以观赏型、娱乐型、度假型三种为主,务农型、品尝型、购物型、疗养型的很少。没有整体的营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进步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提升休闲农业的着名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特有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长沙森林景观的季相变化明显。水系河湖水体四季丰盈,共同构成了“潇湘”山水风光长轴画卷,为长沙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