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旅游发展总体格式探讨(1)
2014-02-22 02:38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陕西省农业旅游发展总体格式探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作者:程天矫 贾军战
作者:程天矫 贾军战 廖允成 史俊通 海江波 冯佰利 李 鹏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农业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周边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回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由于陕西省农业旅游活动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就必然存在诸如旅游产品的结构层次低、杂乱无序等题目。但陕西省农业旅游的资源上风突出,因此,陕西省进一步发展农业旅游,需要在整体的规划布局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农业旅游;规划;陕西省;总体格式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城郊休闲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进了现代旅游大潮之中,农业作为一个现代旅游目的地,接纳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陕西省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大,农业地域特点鲜明,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及陕南秦巴山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农业旅游资源特点突出,农业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种类齐全、风格迥异。如何规划和开发陕西丰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已成为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状
自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以来,陕西省农业旅游的类型逐步丰富,开发模式得到提升,农业旅游特征逐渐得到显现。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沿地区型:它主要是依托陕西一些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陕西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如临潼、华阴市等;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陕西省几个大城市居民日益渴看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城市环境的需求,利用城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上风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如杨凌;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它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基本形成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娱乐旅游,目前才刚刚开发。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间隔、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着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1]
另外,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庭院经济开发模式、绿色产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开发模式成为陕西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模式;[2]乡村度假村、休闲农庄、高科技农业园区、观光农场、民俗文化村等旅游景观已经形成。农业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
就业的渠道,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陕西省已经建立了各级各类农业旅游景点近100个,并建立了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陕西苗木繁育中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接待旅游者410万人次,旅游收进达12亿多元,农业旅游相关产业收进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进增加约100元,对农业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题目
陕西省农业旅游业缺乏科学、公道的旅游发展规划。由于陕西省农业旅游活动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旅游产品的结构没有层次,显得杂乱;另外,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比如,陕北农家乐与关中农家乐经营主体都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迫切需要通过同一的旅游规划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打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