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1)
2014-02-23 01:02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谈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湖南山水秀甲天
摘要:湖南山水秀甲天下,湖南山水文学随之亦很发达。重视湖南山水文学的作用,可有效促进湖南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湖南山水文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它是湖南旅游文化的精华,它对湖南旅游景观的宣传作用,能进步旅游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势在必行。
关键词:山水文学;旅游价值;颂山;咏水;文化素养
湖南山水秀甲天下,湖南山水文学随之亦很发达。湖南山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的南楚到明代,为古代湘楚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有屈原、阴铿、李群玉、胡曾、周敦颐、王以宁、乐雷发、冯子振、欧阳玄、李东阳等;第二个时期,从清代到中日甲午战争,为湖湘经世文学时期, 其文学代表人物有王夫之、龄前魏源、曾国藩、何绍基、郭嵩焘、邓辅纶、王闿运等;第三个时期,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为资产阶级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谭嗣同、陈天华、宁调元、易顺鼎等;第四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新***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欧阳予倩、田汉、丁玲、沈从文、张天翼、周扬、周立波、康濯、莫应丰、古华、谭谈、孙健忠等。湖南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要求加强山水文学的研究,重视山水文学的作用,以促进和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在国际旅游业中的竞争能力。
一、湖南山水文学的特点
1.湖南山水文学的血液凝聚成浓郁的浪漫风韵。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招魂,湘楚巫文化中的祭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画等,其不同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追求对称和工稳,而是更跳跃、更***、更浪漫。二千多年间,从屈原到欧阳询、怀素,到王船山、魏源、曾、左、彭、胡,到谭嗣同、王闿运、齐白石,到黄兴、蒋翊武、蔡锷、毛泽东,这种情怀和精神一以贯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湖南山水文学在“经世致用”学风哺育下具有广阔的政治视野。“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华,体现在人才类型上,湖南人才以政治、军事人才为主体。近百年来湖南涌现出大批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湖南山水文学具有边沿文化地位潜质中的执拗的乡土情结。湖湘知识群体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性格特征,那种“蛮”、“倔”、“刚”、“烈”的性格特质成为他们的群体性风格,他们充分地保持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本土文化的传统。
二、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
现代旅游业本质上是满足旅游审美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旅游者将愈来愈不满足于山水景物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从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华夏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上往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往探求熟悉生活、美化心灵的真正价值。这其中当然包括从山水文化作品中寻求并且感悟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美感。品位高雅的湖南山水文学是湖南旅游文化的精华和骨干。那些浓笔重彩地描绘自然、人文景观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将以其独具而不朽的艺术魅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审美需求。
(1)颂山。岳麓山及岳麓书院:岳麓山景区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座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为风景尽佳之地。此山流下的文学点墨颇多,开发价值大。武陵源及桃花源:驰名中外武陵源景区中的桃花源,境内古树修竹,古藤异草,清泉小溪,石阶曲径,亭台碣碑,仿若仙境,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述避秦尽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此地文学品位颇高。凤凰与沈从文:沈从文是文学大师,凤凰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沈从文自凤凰城出,凤凰城因沈从文显,这人与城的关系确实耐人追寻。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此地文学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