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辽宁产业旅游开发上风研究(1)(3)

2014-02-24 01:27
导读:4.产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产业旅游的产生,是产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进境人数及

  4.产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产业旅游的产生,是产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进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进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产业的上风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产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产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产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远相呼应, 并为产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五、结语
  
  2006年出台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以优化调整结构为主线确定为辽宁省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目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单一的重型产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公道利用相关的产业资源,大力开展产业旅游活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产业旅游不仅是产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投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推动器。辽宁产业旅游在发展现有上风的同时,应该留意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并努力挖掘潜伏的上风,进一步转化成竞争上风,积极促进辽宁产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 黄芳.我国产业旅游发展探析.人文地理[J].2004,2.
  [2] 王宝恒.我国产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厦门大学学报[J]. 2003,6.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陈学清,郑岩.东北地区产业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与对策探究. 经济师[J].2005,2.
  [4] 彭新沙.试论中国产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湖南社会科学[J].2005,11.
上一篇:浅谈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