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1)

2014-02-28 01:59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1 度假旅游发展与度假
1 度假旅游发展与度假区建设  1.1 国外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地的发展
  度假旅游始于公元初,开始是作为少数统治者消磨闲暇时间的一种需要。如最早出现的为了满足执政官需要而建立的公共浴室和相应的旅店配套设施。直到 18世纪,休闲度假也只是少数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消磨闲暇的一种活动,而并非大众生活中的组成部分(Tower,1996)。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出现于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的财富的增多,便捷交通的出现 (刘家明,1999),尤其是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题目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了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逐的地区,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进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在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四周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度假旅游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多数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1次。到20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度假旅游甚至成为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产品。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骆文滔,1997)。
  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也成为该区域的新时尚。1994年,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2/3。到泰国旅游的外国人中80%以上是为了度假观光,而新加坡的进境旅游者中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60%左右(刘家明,1999)。热带、亚热带海滨度假地是休闲度假的最主要往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为配合度假旅游的迅速发展与旅游区建设的需要,世界旅游组织聘请的有关专家,专门对世界上较著名的6个旅游度假区: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土尔其的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和印尼的巴厘杜阿岛等地的发展条件,规划与建设,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总结(E. Inskeep,Mark.C.1993)。 1.2 我国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我国的度假历史也很早,早期的度假较典型的为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式的旅游度假区,如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苏州、无锡等地的私人园林,但度假的主体为极少部分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和社会名流。现代休闲度假则主要集中在海滨、山地和温泉疗养地等,以避暑和修疗养为主要目的。前者如著名的避暑胜地河北秦皇岛、江西庐山;后者主要为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各类修疗养院,如云南个旧为锡矿工人建造的温泉疗养院等。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 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经过8年的发展,现已大体形成了一个“三三”式结构:一是以满足国内外度假需求为导向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部分省级旅游度假区;二是以满足暑期度假休闲需求为主的海滨度假地;三是以满足双休日需求的环城市旅游度假设施。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观光度假旅游成为市场的主体。从单独分列的1999年来看,国内游客中以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出游者占到总量的8.6%;2000年增至16.8%;2001年上升至17.7%。
  从休闲度假的核心市场区——京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来分析,其度假旅游的发育程度与速度惊人。京津环渤海地区以最典型的北京市为例,根据2000年的调查,在北京市常住居民中,占人口总数50%(中等收进者35%,富裕阶层11%,富有人群3%,豪富人群1%)的中等收进以上的人群中每年均匀有1次以上的休闲度假活动,每年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占这部分人口中的比例超过50%。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的比例达到了29.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最具休闲度假功能的珠海市为例,珠海游客的78.2%来源于珠江三角洲,从1999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到珠海旅游的游客中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占32.7%。我国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除了云南昆明的滇池、福建南平的武夷山外,其余皆分布在京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或与此相近的海滨地区。 1.3 我国旅游度假区的现状题目与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论景区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的矛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