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治理对
2014-03-10 01:12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治理对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旅游购物是旅游
[摘要] 旅游购物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宁夏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购物品的发展步伐更是缓慢。本文试应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有关理论,对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中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分析,为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宁夏 旅游购物品市场 信息不对称 治理对策
旅游购物品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消费品,旅游购物品在物质及价值构成、市场属性上有别于普通消费品,这使得旅游购物品市场成为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一、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调查
笔者于2005年5月对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市场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共发出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39份,有效问卷412份。本文将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对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进行相应分析。
1.信息不对称使得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处于一种萎缩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宁夏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且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旅游业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旅游购物品信息更是极少为外国旅游者甚至国人所了解,因而,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处于一种信息极不对称状态。由于旅游者是远道来旅游的,其旅游购物品的购买行为处于一种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一次性”特征很强,一些旅游商店就“来一个,宰一个”。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宁夏一些有着良好声誉确当地旅游特色商品,还有损于宁夏形象。在调查中,有62.38%的旅游者曾经在旅游中购买过假冒伪劣商品;假如购买到假冒伪劣旅游购物品,有54.13%的旅游者选择不投诉,而不投诉的原因大多集中在怕麻烦,耽误时间,不一定有结果上。在“会先容朋友来宁夏并且购买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吗”一项的回答中,仅有33.74%的旅游者愿意先容朋友来且购买旅游购物品;有多达39.08%的旅游者以为会先容朋友来但不先容其购买旅游购物品,还有12.86%的旅游者的选择是不先容朋友来。后两项的合计数51.94%说明来宁夏旅游的旅游者有半数以上对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呈不满足的态度。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旅游购物品设计、生产与市场脱节
旅游购物及其所依托的旅游购物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应该成为宁夏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但目前的现状是只见销售,少有开发和生产,旅游购物品对相关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旅游购物品的设计、生产环节,由于另一种信息不对称——旅游购物品的设计、生产者相对于旅游者的信息劣势,使得设计、生产出来的旅游购物品与市场脱节,不能适应旅游者的需求。很多旅游者反映,到宁夏旅游,除了干枸杞没什么可买的。可见,在设计开发旅游购物品的过程中,没有切实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到底想购买什么样的旅游购物品。这使得研究设计出的商品往往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感动旅游者的心,而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看。
3.旅游购物品缺乏特色和品牌意识
宁夏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购物品,但这些旅游购物品和外地的旅游购物品重复性很强,着名的本土特色旅游购物品并未几,特色新产品研发较为缓慢。在调查中,旅游者以为能够代表宁夏特色的旅游购物品仍然集中在枸杞制品(24.03%)、西夏王系列(14.38%)、滩羊皮制品(3.88%),以及贺兰石制品(3.64%)上,另有11.41%的旅游者选择其他旅游购物品,此外的42.66%的旅游者根本就没有选择。在回答“购买时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旅游购物品”时,有多达82.77%的旅游者选择有当地特色的名牌,占第二位是有纪念意义的,达49.03%。可见在购买旅游购物品时,本地特色的名牌是旅游者购买愿看的首选。然而,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却几乎十年如一,品种少,造型变化不大,且价格不菲,对喜新求异、崇尚文化品位的消费者来说,其产品魅力已明显下降。
在品牌意识方面,宁夏的旅游购物品生产者非常欠缺。由于没有特色和品牌的支撑,旅游者到宁夏旅游时,无法选择究竟哪一种或哪几种旅游购物品是能够代表宁夏特色、具有购买意义的纪念品,只能“撞大运”,买到什么算什么,听天由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