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探(2)

2014-08-01 02:11
导读:(二)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就意味着基本消除农村失业现象。目前,全国虽已有1亿多农村劳

  (二)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就意味着基本消除农村失业现象。目前,全国虽已有1亿多农村劳动力走出农业领域,但仍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余万。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技能缺乏、就业竞争力不强。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直接相关的行业有24个,间接相关的行业有124个,能吸收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能为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生产资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更多就业竞争力比较弱的农民得到就业机会,摆脱绝对贫困的状况。
  (三)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为农村专业化经营提供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推动广大乡村交通、通讯、电力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加快人员、信息、观念、文明等多要素的流动频率,完善软环境的建设,为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和地区资本积累奠定基础,并进一步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完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农村改革2020年目标。如昆明西山区团结乡,利用距昆明市城区较近、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全乡粮食、禽蛋、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而且培育了一批“绿色养殖业”专业户,加大了油葵、玉米、水果、蔬菜等新品种和种植现代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促进了袋装野菜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加工,发展了多家酱菜、果品、肉食腌腊加工厂,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开发和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020年将实现“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和农村“分而治之”,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差别持续扩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城乡间的财富转移速度。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主要是城市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市旅游者每次的旅游消费平均在766①元左右,按一半费用计算,接待1000人次的旅游者,就会带来38万元的收入,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城市财富向农村的转移速度;其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进一步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主观上会推动农村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本身就为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而旅游的可进入性特征客观上也要求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获取的旅游收入又会反过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对接。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必然会形成二元的城乡文化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会加快城乡居民文化的协调统一,有利于统一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单一的农业生产使的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日益削弱,农村基层干部对农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会使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客观上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基层组织在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开阔眼界,抓住机遇,制定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科学地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由于中国大部分农村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因此,开展乡村旅游还会带动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上一篇:南京科技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管理模式 下一篇:我国旅游生态效应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