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探(4)

2014-08-01 02:11
导读:2.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不破坏生态(自然、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其核心

  2.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不破坏生态(自然、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其核心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因此,就要求在经济运行上引导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良性化方向调整,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合理的容量监控系统,实现农户、农业、农村与旅游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3.科学规划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要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特色创意策划之下进行,尽可能减少乡村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避免走弯路,浪费资源,破坏原生态。
  4.市场导向原则
  乡村旅游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城镇游客,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镇游客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如何找准符合目标客源城市以及目标客源的特征和需求,开发出相应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目标游客的现实需求。
  5.乡村特色原则
  乡村特色是乡村旅游最本质的吸引力所在,乡土文化、乡村环境、乡村特色产品等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元素,保护这些元素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协调发展原则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面广的产业。产业联动开发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同时也要求现有其他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乡村旅游产品同样也是一个整体产品,旅游者一次旅游经历,需要多个不同单项旅游产品的协调供应。
  (三)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健全乡村旅游的组织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旅游行业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政府应该明确旅游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有条件的乡、村级政府应该增设专职旅游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统一协调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作为城市区域旅游系统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补充,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并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开发配套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形成系统的区域旅游线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这样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3.充分发挥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中国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首先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其次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等,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最后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4.系统开发乡村旅游商品
  在旅游消费支出中,旅游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33%,①是旅游消费支出中最大的一项。乡村地域广大,物产丰富,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乡村拥有大量不同的土、特产品。但目前的乡村旅游中,仅局限于观光、度假等方面,缺乏对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新一轮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将农村的土、特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同时建立对乡村旅游商品的价格监管机构,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南京科技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管理模式 下一篇:我国旅游生态效应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