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发展

2013-06-13 01:23
导读:电子商务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发展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也在不断发展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8年前,广东省珠海香洲毛纺厂签订第一份来料加工协议,从而揭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加工贸易大发展的序幕;28年后,开展加工装配贸易的区域早已从珠江三角洲扩大到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以及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已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进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
 
 发展现状
 加工装配贸易是一种跨国界的生产、加工、装配和销售行为,委托方体工原材料、零部件,有时也提供设备技术,承接方按对方要求的质量款式等加工装配成承平交给委托方,承接方只收取工缴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仅为16.7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5497.29亿美元,增长了328.18倍;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下表直观的反映出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装配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2001年——2005年全国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科目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国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总额 2414.3 3021.6 4047.9 5497.2 6905.1 
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47.4% 48.7% 48% 47.6% 48.6%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通过分析我查到的其他资料,我认为近几年我国加工装配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发展迅速。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6年外资企业占我国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64.5%,贸易额为945.7亿美元,到2004年上升为81.86%,贸易额上升为4500.17亿美元,九年间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贸易额增长了2.4倍;以湖北省为例,2005年,外资企业国际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96亿美元,增长21%,占同期国际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7%。
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过渡。1991年以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主要以发展“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2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档次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达  45.09%。
加工贸易产业加工环节增多,产业链延长。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原材料质量不断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不断增多。1993年我国进料加工方式和来料加工方式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值分别为41.6亿美元和25.1亿美元,2004年已分别提高到776.89亿美元和126.21亿美元。加工贸易增值率不断提高表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正在不断升级。
 上述数据表明,对外加工装配贸易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斐然,然而,正处于转型期的加工装配贸易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产业链条中获利过低是近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难题。我国的加工贸易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在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的情况下,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技术水平较低,所获得的利润也不多。在参加世界经济的分工中,我国仍属于较低水平,位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但是,它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却并不高。例如,在珠三角制造的美国新产品无线鼠标器,在美国售价是40美元,在这40美元中,去除原料成本,美国的设计公司要拿走8美元,销售商拿走15美元,中国的加工装配仅仅能得到15美元。由此可见,珠三角尚且如此,我国的其他地区的加工装配贸易的情况更甚。
 另外,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正在加紧利用加工贸易引发的资本、技术、管理、知识产权和国际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转移现象,积极寻求新的比较优势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道路。而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步攀升,而在中西部较低廉的劳动力又不具备要求的只是技术水平。因此,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已无法保证我国加工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改善我国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的现状,尤其在这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政府必须提供一定的支持。
 首先,我国政府应在选定的一些行业和产品上给予资金支持。银行都是嫌贫爱富的,当一个企业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市场时,纵然想发展高端市场,在贷款和融资上也往往捉襟见肘。因此,国家的资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危机中的战略工业”政策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正是由于美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政府贴息、减税免税等,促成了硅谷的形成,使美国高端制造业由此发展起来。
 其次,加工贸易的高端环节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政府和企业要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的机制,努力营造一支能够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技工队伍。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育部门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中,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逐步减弱,国家应当提供相应的培训机制,增强我国的竞争力。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综上,我国近年来的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纵然发展迅速,依然存在许多隐患不容忽视。我国政府在这一转型期,应当对从事加工装配贸易的企业给予有力支持,不能因为所谓的减少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就任其自生自灭,而企业也应当通过自身的不断提高来换取政府支持。
 
 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制造业逼近临界点》    《南风窗》 2006年第8期
    上一篇:WTO环境下的贸易与劳工问题分析(一) 下一篇: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