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3-08-02 01:05
导读:电子商务论文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商务;诚信缺失;身份认证;征

  关键词:商务;诚信缺失;身份认证;征信制度;体系

  论文摘要:
我国自古就有“无商不奸”的说法,在传统的面对面商务活动中尚且存在欺诈等诚信问题,如今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上,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在这种看不到、摸不着对方的情况下,双方的诚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这引起了更多的思考与关注。本文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现状,分析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以求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
  
  
  一、我国电子商务建设现状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但当问及“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厂商信用、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仍然排在了最前面,其被选率占70%左右。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网上交易,由于我们接触电子商务的时日尚浅,而且国内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关于电子商务的条文,再加上人性贪婪的一面,不少不法分子和投机者就利用这一现状进行电子商务欺诈活动,以致电子商务面临诚信的考验。所以,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
  
  1、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
  网络具有公开性,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未征得同意时不得公开,否则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而目前很多商业性网站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护,甚至有时将客户信息资料,如名称、营业地址、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个人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方式和公司经营信息、公司员料以及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等作为商品在出售。于是,商业秘密和隐私将可能受到侵犯,且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网络诈骗
  有些网站利用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等诱导和欺骗消费者,而网站本身既没有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却在其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诱导消费者,待其向指定的账号汇入款项后便不知下落。
  3、不履行服务承诺
  说一套做一套。有些网站承诺消费者在购物后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往往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达,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还有的网站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不进行售后服务,甚至将全部责任推到消费者头上,如此等等。
  
  三、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
  
  1、立法滞后,导致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尽管已经颁布了《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法律规范。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才开始实施。它的实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规范,目前实施的法律规范显然不足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诚信。
  2、我国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交易信任度低。
  由于我国长期的“重商主义”影响,导致一些传统的社会诚信与的缺失。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于报端,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电子商务作为不见面的交易模式,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无商不奸”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社会信用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电子商务难于运营
  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一方面是我国以前的信用体系建设本身就是行业性质的,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库本身没有相互联网,因而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贸易中,即使各行业的信息库进行互联,但是由于行业有些商业信用信息相互保密,造成贸易双方无法从中获得有利的信息。信用系统建设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
  4、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由于网上交易双方通过网页交流,难有面对面的沟通,双方对商品的信息掌握程度不一,只能根据经验进行交易。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用户实际购买和期待购买的商品种类可以看出,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如图书、音像、软件、鲜花礼品、通讯产品等是网上消费的主要热点。在信息不对称下,消费者只选择些商品信息不重要的商品,而对购买卷入度高的大型家电、电子产品以及伴随着休闲行为的服装产品则相对冷清。
上一篇: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