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3)
2014-11-21 01:24
导读:4.实践条件欠缺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纵,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
4.实践条件欠缺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纵,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纵流程。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升级换代不及时,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显然,仅靠这种方式学生难以实现“零间隔”就业;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
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焦点在于:学校应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公道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1.加强专业建设,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着眼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应用和需求看,大专院校应该立足于培养技术型、技术偏治理型和治理偏技术型人才,而商务型实务人才主要依靠中等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进行培养。理工科院校适合设置技术型和技术偏治理型电子商务专业,而治理类的院校适合设置治理偏技术型电子商务专业。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使不同专业方向对应着不同的岗位群。一所学校还可以设置几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或者在一个电子商务专业之下设置几个电子商务专业方向。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按“厚基础、宽口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厚基础”的目的是使学生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把握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所设置的课程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相关岗位群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专业技术的练习、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夸大人才培养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宽口径”的目的是使人才满足多样化、实用化的需求状况。课程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要以专业技能练习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夸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或以进修方式攻读电子商务
研究生课程: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第四,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高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职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4.加强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务实践,如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设计与实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等;二是模拟电子商务全过程运作的实验,即电子商务模拟实验:三是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目前,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第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室。校内电子商务实验室至少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以电子为主演示商务流程的功能,使学生在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有些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操纵,二是初步模拟商务流程的功能,学生通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理解电子与商务的关系;第三,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上网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