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法律信仰的概念及法治价值分析
霍姆斯曾经说过:“要了解法律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它曾经是什么,以及它将要变成什么。”[1]要讨论法律信仰问题,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法律信仰。并且,要了解什么是法律信仰,就必须理解何为信仰。根据有关词典的解释,信仰是指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信服、崇尚而奉为言行的准则。[2]信仰在西方的语意中特指宗教,其特点是超验性,代表一种终极性的、毋庸置疑和无需论证的真理。[3]因此,法律信仰是人民对法律的态度非常信赖,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和宗教般的虔诚,也就是人民对法所表现出的忠诚意识、神圣崇尚、巨大热情和高度信任,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神圣体验,是对法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民对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层境界。[4]
法律信仰一词之所以近十年来引起国内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只要是法律信仰对法治所具有的价值。在法治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中,法律信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法律信仰对立法的重要性。立法作为法治运行的起点环节,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因此立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法治的成功。但是,如果立法者本身没有对法律的信仰,而只是把法律作为一种工具,把立法当作一件迫不得以的任务,法律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其次,法律信仰有助于司法公正。司法离不开司法者,司法者对法律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司法的结果,那些徇私枉法的司法者肯定是不信仰法律的人,法律在他们的眼里只是牟利的工具。再次,法律信仰有助于人们积极守法。法律一经制定就应得到遵守,否则法律难免成为一纸空文。但是如果没有对法律的信仰,人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往往会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法律对其有利时就守法,否则便违法。再次,法律信仰对政府的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凡不信仰法律的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把自己的私利、上级的指示甚至其它众多因素放在法律之上,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做出违法的行为。而一个具有法律信仰的执法者自然会把法律放在崇高的地位,把依法行政原则作为行动的指南。 大学排名
由上可见,法律信仰对法治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法律信仰,法治总有让位给“人治” 的危险。可以说,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