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于器官移植的性质及现状
所谓器官移植,是指摘除一个个体的器官并把它置于同一个体(自体移植),或同种另一个体(同种异体移植),或不同种人体(异体移植)的相同部位(常位)或不同部位(异位)。[1]笔者认为,首先,器官移植实质上是所有人基于自己的身体权而实施的一种行为。身体权即公民维护身体的安全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器官移植是基于身体权而非健康权而产生的。其次,器官移植并非属于赠与合同范畴。尽管器官移植和赠与合同都有相同的特征,但赠与是基于财产而产生的,器官移植是基于身体权而产生的。虽然器官移植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医疗实践中,实行器官移植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最突出的阻力是等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人很多,而器官供体来源严重不足,供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有超过15万登记在册的病人在急切的等待着器官移植,需求量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天有17个人在等待着移植的过程中死亡。而在我国,目前在150万尿素症患者中,等待换肾的口才约为30万人,每年却仅能做3000例左右肾脏移植手术;有400万白血病口才在等待着骨髓移植,而全国骨髓库中的资料才3万份。解决可供移植的器官缺乏,而需求量大这一矛盾,又要受到诸多限制:法律上的,伦理上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上的等等,所以要寻求圆满的解决办法显得比较棘手、困难。
--------------------------------------------------------------------------------
[1] 郭凌燕.器官移植的法律思考[N].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55:137~138.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