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属同一中级人民法院辖区而分属不同基层人民法院辖区时,当诉讼标的属于基层人民法院级别管辖范围时,双方协议或法院指定第三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属同一高级人民法院辖区而分属不同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当诉讼标的额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级别管辖范围时,协议或指定第三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属于基层法院级别管辖范围则由第三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3、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分属不同高级人民法院辖区,且诉讼标的超过一定数额时,双方当事人协议或指定第三地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其诉讼;诉讼标的额小则由第三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四、异地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管辖权转移的规定为异地管辖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规定了指定管辖的两种情形: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发生管辖争议后上级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指定管辖的行为。
2、法定回避制度中,以“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为理由的依职权回避规定也为异地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实际上,异地管辖制度是对法定回避制度的进一步体现。审判人员若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当一方当事人认为案件审判人员与另一方有关联、有可能不公正审理的嫌疑时,从而申请法院主要领导或审判人员全体回避,虽然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强行”审判不利于解决矛盾纠纷,将此类案件异地审理,不失为一种既合理又合法的办法。
3、异地审理制度的合理性还可以从比较法中得到印证。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当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的州并且诉讼标的金额超过1万美元时,就可以由联邦地区法院行使初审管辖权。按照美国学者的解释,“授予联邦法对涉及不同州当事人案件的管辖权,不是出于联邦法律的要求,而是为了向不同州的诉讼当事人提供一个不偏不倚的管辖法院”,联邦地区法院对不同州籍当事人案件有管辖权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地方偏袒。
五、实行异地审理制度的意义
1、能够确保法院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实行异地管辖,审判环境宽松,干扰减少,可以隔断当事人和当地政府和法官千丝万缕的联系,消除司法怀疑。对异地法院和法官来讲,办案就不会“畏手畏脚”,审判人员从而会更加专心致志、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
2、有利于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增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异地审理增加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赖程度,减轻了他们的思想顾虑。不仅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还能够促进裁判公正,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增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
3、有利于保护原、被告的合法权益。作为审理案件的异地法院和法官没有利益上的牵扯,可以更好的公正地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原被告也会打消种种顾虑,专心致志收集证据,而不用到处找关系,托人情,走门路。
4、消除司法怀疑,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在司法实际中,往往是当事人对对方选择的人民法院存在不信任。异地管辖有利于防止当事人对司法公正产生怀疑,也能够消除当事人的不信任感,将更有利于司法公正,一定程度上能使当事人服判息诉,裁判结果也会尽快履行,缠诉、上访情况会大量减少。
5、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以往一些地方的一审法院之所以敢毫无顾忌地搞地方保护主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二审法院也是本地一方当事人所在行政区域的法院,外地当事人即使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也常常会出于维护本地区利益的考虑,维持偏袒本地当事人的裁判。按此方案改进管辖制度后,一、二审法院同当事人不存在地缘上的亲疏关系,从理论上说,法院是不会为维护地方利益而故意偏袒一方当事人的。这一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还在于它提高了部分案件的级别管辖。
6、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和促进法院公正司法的能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哪个法院能秉公办案,必然会赢得当事人的依赖,当事人也就会舍近求远地要求改变现行管辖。另一方面,对那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法院,当事人具有改变管辖权利后,便获得了自我保护的手段,就能够在管辖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上采取预防性措施。
六、不可避免地产生三个方面的问题
1、打破了各级法院工作量的平衡。按照现行的管辖制度,各级法院的工作量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实行异地管辖制度,以双方当事人的第三地作为设定管辖的标准,当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分属不同高级人民法院辖区时,有可能因提高级别管辖而导致基层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减少,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将增加,且原本案件较多的地区因第三地管辖可能发生案件分流,从而使各级法院的工作量发生失衡。
2、给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带来不便。现行管辖制度确实起到了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便于证人出庭作证,便于法院审理案件和执行裁判的作用。若改为由双方当事人第三地的法院管辖,当事人与受诉法院地理上的距离会拉大,双方当事人均不得不到离他们比较远的某个法院参加诉讼,法院也不得不审理发生在离它较远的某个地点的案件,其不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3、诉讼成本大为增加。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外地参与诉讼,法院到外地调查、核实证据,用于诉讼的费用和时间必然会增多,诉讼成本必然会因此而增大。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三案”引起的裁判不公,增加一些诉讼投入是必要的。
总之,通过对管辖制度作上述改进是能够相当有力地防范和克服民事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三案”问题的。不过,对管辖制度的调整是件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如果我们确实下决心从改进管辖制度入手解决司法怀疑问题的话,以上方案的确是一种现实而稳妥的选择。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5]:李浩:论改进管辖制度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199605《法学家》;
[2]:赵永忠:司法公正和异地审判
[3]:张继国:民事诉讼管辖权转移之我见
[4]:张维璋 王建斌:正义的理想与误区——审判委员会制度思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