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论(1)(3)

2017-03-24 01:10
导读: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古人把自然界的客观变化,把纯粹的四季节候的不同,通过“青阳、朱明、白藏、玄英”等词语意义,予以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古人把自然界的客观变化,把纯粹的四季节候的不同,通过“青阳、朱明、白藏、玄英”等词语意义,予以人文化、文化,使自然现象浸润于人文事理之中:青阳,意为“气清而温阳”;朱明,“气赤而光明”;白藏,“气白而收藏”;玄英,“气黑而请英”。其意义远远超出四季转换、气候变化之含义。被杨振宁博士称之为“根本无法与英语对译”的“气”,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信息符号的汉语词。戴昭铭先生有详细周到地分析,他从日常用语、自然气象、生理和医疗、文艺美学、人的精神活动等多方面进行阐释,引经据典、分类列举词语,集大成式的为我们展示了“气”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纯概念意义,以此说明汉语词语所含具的文化属性,极具学术价值。譬如他从人的精神活动方面论说“气”的不同含义时,就引用了《孟子·告子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王充的《论衡·率性》、任嘏的《全三国文》卷三十五等经典文献例句征论之。
  谈到汉语词义的文化属性问题时,我们不能绕开作为汉语书写符号的汉字的文化性能。被称为国学大师的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这样说:“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何九盈先生在他的《汉字文化学》一书中,详细地述说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中国人种来自何方”的辩论中,谈到章太炎的学生朱希祖,曾发表文章驳斥其先生的“西来”说,朱文以一个“夏”字作为驳斥的主要论据,用以说明汉语词语的文化属性:
  夏之为字,有首有手有足,乃纯象人形。此为中国人种特造之字。
  夏既为中国人种,中国二字,其界域究以何处为限?历史上颇无明文可求。……荀子以中国对四海,孟子以中国对四夷。其义一也。然则九州以内,谓之中国;四夷四居,谓之四海,可得而知矣。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夏为中国人种之专名,其字专为中国人种之特造,为最初之本义,前已言之矣。然中国人种称夏之外,其后或称为华,或称为汉。华为夏之假借字,汉为困名。盖因汉兵威,振于域外。……故当时外族称中国人为汉人,犹日本人称国人为唐人,亦因唐代而来也。
  由一个“夏”字,证之中国人种的本土性,其词语意义,早已超出词义学的范畴,包含了繁复的文化意义。有学者在考证了“中国”、“华”、“夏”名称的涵义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观‘中国、华、夏’,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汉语色彩词语非常丰富,而它们基本上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比如,古人把色彩词语分为“正色”与“间色”两种。认为,正色是事物相生、相互促进的结果,而间色则是事物相克、相互排斥的结果;于是形成了正色代表尊贵、正气,间色则代表卑贱、邪恶的象征意义。青、绿在秦汉以后,均象征“卑微”的色彩。据扬雄的《法言·吾子》记载,在汉代穿绿色服饰者。没有资格进入宗庙参加祭祀活动。《晋书·载记》云,刘聪要羞辱被俘的晋怀帝,就让他穿上青衣为人斟酒。唐代官制明确规定,六品官服为绿色,八、九品官服为青色,因此,白居易才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头上戴绿帻(头巾),更足地位极其卑微的象征。《汉书·东方朔传》有“绿帻,贱人之服”说。这种头巾到唐代,已经演变成为带有侮辱性质的。唐代有个官员叫李封(时任延陵令)的,遇到官员犯罪,需要施以仗刑责罚的,他改用让其戴上绿帻,以示羞辱。元代以后,凡乐工、伶人、娼妓等地位低微者,更是常以青、绿为服饰、头巾的颜色。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有“吴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今乐人,明朝以碧绿之巾裹头”。明清时期,“绿头巾”也是组织卖淫者的别称,后世人们把妻女卖淫者称之为“戴绿头巾”或“戴绿帽子”,此说至今专指妻子“红杏出墙”者。至此,“绿”色的文化意义,除去地位低微以外,更兼有了“下贱”、“下流”的意义。对于汉字而言,这类现象举不胜举。这里我们借用余光中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话,结束这一话题:
上一篇:合同责任 争点和反思(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