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法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法学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培养内容,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这都造成了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职业道德意识课程设置、整体规划、教育体系、教学形式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法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法学教育;职业道德意识;教育体系;教学形式
法学教育承载着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和弘扬法律精神的重要任务。法学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期待,这包含了对法律人才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的要求。同样,法律人才是否具有社会所希冀的职业道德,也直接体现了法学教育效果的好坏。我国法学教育经过30多年的恢复、重建和发展,逐步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在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方面效果却不容乐观。
一、从法律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意识危机谈起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审议出现了479票的反对票和128票的弃权票,列所有受审议报告支持率倒数第一位。与最高人民法院一样遭遇尴尬的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