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产品召回制度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年初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为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先介绍产品召回制度概念,分析我国产品召回制度不足,进而提出若
干建议。
【关键词】:缺陷产品;召回;惩罚性赔偿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产品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因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原因形成的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风险也增大。由发达国家兴起的产品召回制度是一种风险事前救济制度,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生产者责任意识、生产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一、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概述
目前各国对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定义都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可总括为:产品召回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之下,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由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并已进入流通领域的、共同存在导致人身、财产损害或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特定数量产品,通过发布公告和采取维修、更换、回收(或退赔)等具体方式消除产品缺陷的补救措施。产品召回制度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事前预防性。与普通民事责任要求必须有损害结果发生不同,产品召回要求只要产品生产商、消费者、使用者发现了个别缺陷产品损害或者有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情形,生产商、销售商就有义务召回该批次同类别产品;2、召回发起的主动性。与民事侵权诉讼中企业往往是被告,处于被动地位不同,产品召回实践中大多是由生产商主动发起,生产商、销售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商业信誉以及避免损害发生后成本高昂的诉讼,一般在发现产品缺陷后会主动启动召回程序;3、保护对象广泛性。产品召回不只针对某一个别消费者或者产品,而是面向有缺陷产品的所有消费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