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绕不过去的法律难题
发起人持有股份三年不得转让的问题
我国《公司法》第147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对于我国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公司成立未满三年,大量的国有股权和社会法人股,作为当然的发起人股份,都将面临这一法律困境。事实上,国务院在2001年6月12日发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也似乎是察觉到了《公司法》这条规定给国有股减持带来的许多尴尬,于是在第5条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3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以”划拨“和”委托“两个词代替了”转让“,但无论如何,这种国有股出售方式只是国家转让给公众投资人的一种方式,不管在法律上作何种解释,国有股任何形式的减持,都是产权主体的变更,都是法律意义上的”转让“,所以,其中的法律障碍仍无法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7月24日,作为试点并开始减持之旅的四只新股,都没有能够符合“成立三年的要求”。烽火通信[行情|资料|讨论]成立于1999年12月25日,其国有股应该在2002年月12月25日之后方可转让,同理,成立于1998年10月的北生药业[行情|资料|讨论]、1999年9月30日的江汽股份、1999年9月3日的华纺股份[行情|资料|讨论]也都不具有在当时转让其国有股的资格。对此事件的解释,财政部与证监会的有关部门曾表示,四家方案的拟订,完全以国务院2001年6月12日颁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准。并不违反《公司法》,而且,《公司法》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从法理上分析,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的确为国有股法人股的转让,提供了法律空间。但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的对象,只是有关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和管理办法”,而并不涉及突破“三年不得转让”的限制。否则,从最基本的立法技术和语言逻辑出来,如果“三年不得转让”有另外情形,就应在公司法第147条中做出除外规定。而且,从公司法当时的立法本意出发,“发起人三年不得转让所持股份”这一要求,既是维持公司经营稳定的需要,也是其分享向公众高溢价发行股票所带来收益而必须承担的责任。其隐含的假定是,发起人在三年内必须“留守”公司,既不能协议转让,更不能“上市流通”,这是一项有约束力的承诺,构成了投资者明确的心理预期。
合理补偿流通股股东
从而变更合同的问题
非流通股的所有流通方案,都无法回避另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何给流通股股东合理的补偿。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从未出现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字眼,相反,公司法第130条规定,股份必须同股同权同利,证券法第3条规定,证券的发行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如果单从“三同和三公原则”考察,我国国有股和法人股并非不具备上市流通的权利。
然而,仔细研读现行的公司法,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未获许上市流通,却是明白不过的“潜规则”。
我国公司法第74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公司法的这条规定,为不流通的发起人股???主要体现为国有股和法人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共存于公司中,提供了制度平台。这是一条为国企改制提供制度框架的规定。
另外,公司法第152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这里对股份公司申请上市的条件做出了规定,特别是其中“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要满足一定比例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满足证券市场对公司股权流动性的要求,但更深的层面在于,它隐含着一个假定,即只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才能上市流通。进而,公司法第147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更加强化了这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