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的司法审查制度——香港“居留权”案件
2017-10-22 04:44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论香港的司法审查制度——香港“居留权”案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
摘要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以前,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的是普通法系的制度,内地的法律制度则倾向于大陆法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后,香港回回祖国,两种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必然要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冲突。在贯彻“一国两制”的条件下,香港的司法审查制度同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即是在对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前后香港司法审查制度演变及特点的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评析由香港终审法院对居留权案件所作的判决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法律解释而引发的一些法律争议,试图澄清该案件所暴露的对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熟悉的“误区”,以对香港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作出一个公道的定位。
关键词 香港法治 司法审查 居留权案 法律解释
一 一九九七年七月以前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
1843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从法制史的角度而言,这一个具有意义的年代,意味着英国的法律制度开始适用于香港,它所带来的后果是自此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香港的整个法律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普通法系色彩,而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的核心理念,也同样由英国宪法的二大原则——“法治”原则、“分权”原则所构成。
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正当性何在?英国传统的宪法理论以为:
(一)法治原则(Rule of Law )
“首先,法治表示普通法的尽对最高或优越,排除政府方面的跋扈或特权,甚至广大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次,法治表示法律眼前同等,一切阶级服从于由普通法院所执行的普通法律。最后,英国的宪法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由法院所确定和执行的个人权利的结果。”[2]由英国著名的宪
法学家戴雪所表述的“法治”原则奠定了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基础,以为法院的主要功能就是遵循普通法审理案件,以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保护公民权利,司法审查就是这一功能发挥的主要形式。当代英国宪法学者进一步了戴雪的理论,并纠正了他的一些误解,如以为英国固然不像法国那样,有一个行政法院,但英国同样有行政法。更重要的是,“当代英国学者以为,法治原则不应局限于正当性原则,还要求法律必须符合一定标准,具备一定内容。……要求政府遵守尊重公民自由和权利的法律。[3]”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为“法治”所要实现的不仅是形式正义,而且要追求法律的实质正义,是法思想的一种回回,即以为在所有实际存在的和内容正确的法则或上面,还有一种永恒的道德原则为根据的自然法和正义体系。这种法律思想不仅使法院拥有了对法律的审查权,而且使法院有权解释什么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分权原则(SEPERATION OF POWER)
为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限制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必须将权力分配给具有不同功能的机构。立法机关负责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行政机关负责法律的执行、司法机关负责法律的适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国际公法范围内事务的权力和执行国内法范围内事务的权力。国王或执政官通过第一种权力制定临时的或永久的法律,并修改或废除以前制定的法律。通过第二种权力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秩序,防御侵略。通过第三种权力惩罚犯罪和裁决私人争端。最后的一种权力称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即众所周知的行政权。”[4]三权分立的目的是分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正是这种思想,使司法审查成为法院的自然、固有的职能,毋须制定法的授权。
但是,这种尽对的“三权分立”思想在英国事受制于由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议会至上”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法院只是执行议会的法律而无权对议会立法进行司法审查。同时,由于英国事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法院也不可能拥有违宪审查权。这种状况在1973年英国加进欧共体(本日的欧洲同盟)之后发生了变化,在西班牙
渔业公司案中,英国高等法院公布《1988年商船条例》由于违反欧共体法律而无效。“这是三百多年来英国法院第一次公布一项议会法案,可不按法律强制执行。这样一来,其含义就是英国法律现在服从于欧共体法律。假如两者发生冲突,英国法律可能而有时则是必须由英国法院公布无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