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贪污受贿犯罪的畸形需要及其抑制律毕业(6)

2017-10-25 03:00
导读:其次,必须大力加强思想工作。人的思想,健康的东西不往占领,错误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进。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些国家工作职员走上贪污受贿犯罪

其次,必须大力加强思想工作。人的思想,健康的东西不往占领,错误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进。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些国家工作职员走上贪污受贿犯罪的道路,无不和一个地方、单位不重视思想有关,无不是个人放松思想改造的后果。***同道说:“这些年提供的大量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干部或党员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⒇党中心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牢牢捉住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对处级以上干部,扎扎实实开展了“三讲”教育;中心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七一”重要讲话,以及中共中心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决定地作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的开展,这一切,都将对干部队伍建设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只要各级党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抑制畸形需要的产生,有效预防贪污受贿犯罪的发生。
第三,根据市场的需要,继续抓好精简机构、职员工作。,国家工作职员薪水较低,素质不高的现象,是与机构庞大、职员臃肿分不开的——固然刚经过精简,但仍然是个“大政府”。就前几年的资料表明,截止1996年底,我国财政供养职员总数已达3673万 人,比1978年增长82.3%,大大高于我国同期总人口27.1%的增长幅度。财政供养职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96年的3%。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苏明博士,在改革初期,全国总人口中,大约有50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人,现在已演变为约30人养一位“吃皇粮”的人。(21)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虽有400万国家干部分流下岗,但财政供养的职员仍有3270余万。可见,机构精简、裁减冗员,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继续抓好的工作。建立一个服务型的“小政府”,就能进步国家工作职员的素质,防止一些思想素质本来就较差的人混在、混进国家机关中。同时,由于职员的精简,个人的工资、福利待遇就能得到相应的进步,逐步实行***制度,这对抑制畸形需要的产生,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四,完善吏治体制,依法从严治吏。一是要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缺乏制约的权力,不仅会被畸形的需要所腐蚀,反过来又会助长畸形需要的滋生。因此,必须在具有特色的体制中,建立各种有效的制约制度,完善已有的牵制手段。二是要尽快建立国家机关工作职员财产申报制度,以具体的法规对财产申报的对象、时间、及申报书的递交程序、公布、审查以及违法行为的惩罚等,作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用这种“阳光法”,来预防一些人的畸 形需要的产生。三是对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国家工作职员,无论有否受到刑罚、受到何种刑罚的处理,在行政处罚时,一律从严,除个别有特殊情节的以外,应统统开除公职,清除出国家机关,以儆效尤。四是鉴戒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成功做法,建立“保廉银”制度。将国家工作职员工资的一部分和预期的退休金逐月提取,单独建立帐户,规定国家工作职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费从该帐户中支取,一旦国家工作职员触犯刑律构成故意犯罪的,一律予以没收,以此来抑制畸形需要的产生。
只要我们扎实抓好以上四方面工作,就能有效地抑制一些国家工作职员的畸形需要的产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遏止***现象的蔓延,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注:
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45页。
⑵斯·塔拉鲁欣(前苏联)著:《犯罪行为的心理特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39页。
⑶(21)金戈编著:《跨世纪宣言》,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第53至54页。
⑷参见A·H·马斯洛《人的动机》,载《经济治理》1981年第11、12期。
⑸参见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⑹《心理学》,华东师范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
上一篇:论刑事立法的科学性律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