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题目律毕业论文(4)

2017-10-26 02:25
导读: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们国家没有证据法,我们的证据制度还不完善,证据的认定与运用是一个法官裁判案件的核心

  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们国家没有证据法,我们的证据制度还不完善,证据的认定与运用是一个法官裁判案件的核心题目。故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公道分配举证责任。
  作为违约方,一般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非违约方没有采取公道减损措施而导致损失扩大;非违约方因违约而获得利益;非违约方的过失等;作为非违约方,则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其遭受的可得利益损失总额;必要的交易本钱等。
  对于可以预见的损失,既可以由非违约方举证,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裁量;至于不可预见的损失,则既可以由守约方举证,也可以由违约方来举证,还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裁量。四、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步骤  结合以上计算规则及计算公式,便可回纳出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非违约方可得利益的损失额,这部分应该由守约方或者受害人负举证责任;第二步,确定可得利益损失哪些是违约方在合同订立时可以预见的,这一部分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案情分配举证责任;第三步,确定非违约方有没有采取公道的措施来减少损失,其应当由违约方承担举证责任;第四步,确定非违约方是否因违约有可能获得一种不当得利,若有也应当在损失中扣除;第五步,确定非违约方对损失是否有过错,若有过错应当在损失中做出必要的扣除;第六步,考察非违约方获取可得利益的能力和条件,以确定公道的赔偿额,这实际上也是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五、不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的情形  不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的情形,至少有三种: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一种情形,是合同法第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在欺诈的情况下不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由于合同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存在欺诈的情况下,要适用消费者权益保***,而不适用合同法上的可得利益损失。
  第二种情形,是造成人身损害、死亡的情况下不能适用可得利益损失。合同主要调整的是财产关系,当一方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人身损害,已不是合同题目而是侵权了,应该适用侵权法来解决,这不是合同法所要解决的题目。
  第三种情形,是合同双方事先约定了损失的计算方法时,不能适用可得利益损失。当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约定之后,得出损失是大是小、精确与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合同双方立约时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个数额,是要按照事先预见的数额来赔偿的。
以上这些,已被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40号文件所确认。即存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欺诈经营的场合,因违约导致人身伤害、死亡以及精神损害场合,以及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等场合情形的,不宜适用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规则。
上一篇:关于建立保释制度的一点思考律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