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的具体适用──兼对新旧刑法中的死刑适(4)
2017-10-31 02:28
导读:从我国新旧刑法的比较上看,关于死刑的适用方式,原刑法只规定得正法刑和选择判正法刑两种,但以得正法刑为主。由于在原刑法的29个死刑罪名中,其
从我国新旧刑法的比较上看,关于死刑的适用方式,原刑法只规定得正法刑和选择判正法刑两种,但以得正法刑为主。由于在原刑法的29个死刑罪名中,其中规定“可以判正法刑”的罪名有15个;修订刑法则增加了(实际上是吸收了全国人大常委的有关决定和补充规定中规定的)必正法刑,并以选择判正法刑为主。关于死刑的刑罚原则和幅度,新旧刑法均设定了死刑尽对刑主义和死刑相对刑主义两种。但是原刑法是以死刑尽对刑主义即死刑唯一刑主义为主;修订刑法则是以死刑相对刑主义为主。在死刑相对刑主义的刑罚幅度中,原刑法只有“无期徒刑和死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两种;修订刑法除了保存这两种刑罚幅度外,还增加了(实际上是吸收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中规定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一刑罚幅度。
四、修订刑法中死刑适用的主要特点
(一)死刑适用的范围广、罪名多,但基本上维持了刑法修订前的现状
,我国死刑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刑法分则的十章中有九章都或多或少规定有死刑,共涉及刑法条文52条,约占刑法分则条文数的15%;规定死刑的罪名也较多,约占刑法罪名总数的17%。固然这些比例同原刑法涉及的死刑条文与原刑法分则条文的比例(约占16%)、原刑法中的死刑罪名与原刑法罪名的比例(约占16%)差异不大,并几乎相等,但是新旧刑法中死刑的适用已不可相提并论。由于从原刑法施行至1995年的10余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先后作出过10多个决定和补充规定,直接规定了死刑。因此,早就有人断言:“就法定死刑的数目,还是就死刑立法的增长速度而言,都处于世界前列。”
但同时也应看到,本次修订刑法,已废止了原刑法和原特别刑法中规定的部分死刑罪名和罪名的死刑,使死刑适用的范围明显减少、罪刑设计更加。被废止的罪名有:特务罪,反革命破坏罪,反革命杀人罪,反革命伤人罪,投机倒把罪,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拐卖人口罪等;被废止死刑的罪名有:组织越狱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聚众***罪,强制猥亵、欺侮妇女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实施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等。因此,固然修订刑法中增设了部分死刑,但却又同时废止了部分死刑罪名和部分罪名的死刑,刑法修订后的死刑适用基本上维持着修订前的刑事法律中规定的水平。这就是立法者所坚持的对死刑的修订“原则上不减少也不增加”的体现。
大学排名 (二)死刑选择性罪名多,尽对死刑罪名数较大
界关于选择性罪名的认定,大多以为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行为选择性罪名,如生产、销售假药罪;二是对象选择性罪名,如拐卖妇女、儿童罪;三是行为和对象同时选择性罪名,如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按照这种观点,上述死刑罪名中,共有24个是选择性罪名,占34.3%。假如将这些选择性罪名均匀按2个,再加上选择性罪名本身,那么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就是46 24 24×2=118个。
更何况有些罪名同时包含着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行为选择或对象选择或行为和对象同时选择,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它就可以分解为15个单一罪名。因此从死刑适用的尽对罪名数或单一罪名数上讲,它远不止70个而应是100多个。死刑适用范围广,又可以从选择性罪名上得到体现。
(三)犯罪大量规定死刑,为“各国刑事立法所罕见”
据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委员会的统计,到1990年10月为止,世界上对所有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家有47个,对普通犯罪(不包括战争等特殊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家有18个,法律上保存死刑但实际已废止执行死刑的国家有25个,保存并执行死刑的国家有93个。也就是说目前废止死刑的国家和近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未执行死刑的国家加起来,已达90个,和保存死刑的国家几乎是一比一,而且对全部犯罪和普通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家中,有31个国家是在1976年至1990年这14年内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