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 特点成因及预防(1)(3)
2018-01-05 02:01
导读: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及不良的主观心理因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心理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及不良的主观心理因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较成年人更易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滑入犯罪深渊。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有些部门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当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切实切断犯罪根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子女成长影响力最大。一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并对孩子的思想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气氛,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人生观和道德观,较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不断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沾染上违反道德的坏意识、坏习惯、坏毛病,使青少年安全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以及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即家长定期向学校通报子女在家里的表现,学校也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表现,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切实切断传染源,做好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是不够的。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道德的多层次化,使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这就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抓得不紧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采取传统的“应试教育”,少数学生学习之间盲目攀比分数,自私狭隘,嫉妒心强,使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两极分化,青少年身心畸形发展;一些学生在物质上互相攀比,男生吸烟喝酒,女生讲吃讲穿,早恋现象严重,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他们中受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青少年罪犯在犯罪前大多数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经常出入酒店、舞厅、卡拉OK厅、抽好烟、喝好酒,穿高档服装,以吃喝玩乐为最大追求,以高消费显示自己的派头。这些人一旦手头拮据,便实施盗窃、抢劫。例如少年张某,因与同学攀比,追求高消费,走上了盗窃犯罪的道路,开庭审判时,他毫不隐晦地说:“家庭给我的钱不算少,但还比不上别人家的多。我要人家有的我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也要有,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去偷。”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于此。同时学校、家庭、缺乏针对性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青春性萌动和好奇心,驱使一些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的不良性信息、性知识和性观念,有的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性内容的好奇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对性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基本处于无知状态,生理变化带来一系列心理变化,由于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早期性教育工作落后,同时社会上文化娱乐场所没有彻底消除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使其受到外来淫秽、色情、恐怖等影响和其他不健康东西的刺激,特别是黄色声像品、书刊的腐蚀使他们为所欲为地追求刺激,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例如:刘某平时对本人要求不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看黄色录像,深受黄毒影响,一次看完录像后,在市区的一条路边持刀将一名下夜班的女工强奸。这个案件可以看出,近年来,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的书刊、黄色网站、淫秽录像、VCD、DVD光盘充斥文化市场。这对涉世不深,生理上早熟,心理上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具有相当的毒害和腐蚀作用,据统计,一个学生每年节假日就有170多天,再加上平时课余的很多时间也是生活在社会中,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机会增多,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应呼吁全社会齐抓共管,净化空间,还未成年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