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 特点成因及预防(1)(4)
2018-01-05 02:01
导读:(四)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 1、文化市场监督不力,不良文化现象泛滥 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现代城市社会、文
(四)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
1、文化市场监督不力,不良文化现象泛滥
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是电视、录像VCD、DVD、舞厅、电子游戏厅、迪厅、网吧等。这些文化活动极易吸引腐蚀青少年因此,要坚绝打击并杜绝一切违禁的消费现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淫秽物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处罚力度,净化娱乐场所,尽可能不让青少年接触或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多建立一些以科技和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所,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俱乐部、体育场馆等,引导青少年把注意力投放在有丰富科技知识或健身内容的娱乐活动上。
2、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些青少年价值观趋向发生情绪倾斜④
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长以后影响很大,社会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上的一些坏习气、通过电影、电视一步步地在未成年人心中扎根,往往使一些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使价值观趋向发生倾斜。诸如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产生厌世情绪,行为逐步失去控制,也能引发未成年犯罪的发生。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刑事辩护 困境和出路
国家刑事赔偿制度 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