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罚与法律的公平(1)
2018-01-07 02:18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罚与法律的公平(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治国家
摘 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治国家的标志。而我国法律对未 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却明显不同于成年人,专门作出了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规定。这是 从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以及社会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的。这种针对特殊群体的特别 规定,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的有效的运用。为贯彻对未 成年人犯罪趋轻处罚的立法精神,国家专门机关和社会职能部门应坚持预防为主,建立有效 的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机制;应坚持教育为主,对未成年人的失范行为准确定罪和 量刑,加强改造,热心帮助未成年人解困,促使其重新做人。 关 键 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法律价值;社会价值 Abstract: Everyone is equal before the law. 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 symbol of the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But the punishment to minor offenders in China is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to the adults, with a special decision made for lenien cy, mitigation and exemption from sentence in view of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 ristics of minors and fundamental and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Sucha special provision to special groups does not run counter to the principle thateveryone is equal before the law but should be executed concretely and efficien tly. To implement the legislative spirit that the minor offenders should be puni shed leniently, the special state organs and social functional departments shoul d insist on focusing on the policy of prevention first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 ve community working mechanism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to which education shoul d play a core role in prevention. The criterion of imposing penalty and convicti on to minors' out-of-rule behavior should be accurate. Key words:minors;criminal responsibility; legal values; social values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维护法律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 平、社会和谐的基础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基本内涵是在法律效力所及的时间、空 间范围内,对所有的人,无论其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情况 如何,均须平等地适用法律、遵守法律,谁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同等责任追究。然而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却作了明确的趋轻(包括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规定。这 样的规定公平吗?是否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悖?应怎样理解和贯彻法律精神?笔者试 就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一、 我国法律为何对未成年人犯罪
作出轻罚的特别规定
依照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分别是: 不 满14周岁的人,无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何,均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毒这样严重罪行的,才负刑事责任,其他一般性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 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但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作为 轻罚的具体体现,在《刑法》中就有这样明确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无论罪行 如何严重、情节如何恶劣、危害如何巨大,均不得适用死刑。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处罚未 成年人犯罪明显趋轻。
为使《刑法》的规定得以实施,使立法精神得以贯彻,在司法实践中,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 要求,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分别设立了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要求审 判人员要熟悉未成年人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少年法庭审理的案件包括:被 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 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其他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 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少年法庭受理,由法院院长根据少年法庭工作的实际情 况决定。为有利于创造特定的庭审氛围,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教育、挽救 、改造,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涉嫌犯罪的案件,一律 不公开审理;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涉嫌犯罪的案件,一般情况下也不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