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4-01-20 01:57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SQLserver 数据库 安全监控系统 【论文摘要

【论文关键词】SQLserver 数据库 安全监控系统
【论文摘要】数据库监控信息获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数据库威胁来源、威胁特征、数据库审计事件、数据库运行性能指标等。通过对数据库所受威胁的研究,建立数据库威胁知识库,可以了解数据库攻击手段、攻击特征、检测信息源,进而制定监控信息获取策略,保证数据库监控信息获取的完备性与可靠性。本文探讨了SQL?Server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   
  一、系统整体结构
  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横向、纵向以及切向对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结构上的再设计,改善了原有系统结构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对其不同的划分结果进行分析。
  1、横向结构
  从横向看,该系统按照信息获取系统、分析机系统、控制台系统按照功能不同进行了重新的系统模块结构的划分,并补充了实时状态查询模块,增加了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安全威胁分析的数据来源,其横向结构如图1所示:
  a)信息获取子系统
  b)分析机子系统
  c)控制台子系统
  其中信息获取子系统位于整个系统的底层,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所在。它采用主机获取的方式,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获取,获取主机以及网络通讯会话轨迹,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过滤,以减少模块之间传输的数据总量,减轻上层模块的数据分析时间,再将数据通过指定数据传送通道发送到上层分析机子系统,做进一步的处理。
  分析机子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中间层,其作用在于对从底层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该层所包含的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按照既存于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模式匹配分析,将正常授权访问与非法入侵行为区分开,并把分析的结果存储到日志数据库中。对于危害操作进行报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控制台子系统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为用户管理、控制、配置系统并查询入侵记录提供操作界面。它负责控制、管理信息获取子系统和分析机子系统,生成安全规则,接收、存储报警和日志信息;对报警及日志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对报警事件做进一步分析处理,并且有开放的报警接口支持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平台。
  2、纵向结构
  从纵向看,与原有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新的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在采用获取一分析一响应的体系结构,构建面向对象开发和面向构件开发的技术基础上,新引入了面向服务框架思想,实现了获取与分析的分离,通信与业务的分离。其纵向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整个系统中TCP/IP层,即物理网络层,作为底层存在于系统中,在其上构筑的通信托管层则总揽了系统的全部通信工作,是整个系统的总线,支持异步通讯和断忘映传。在这之上的业务托管层可视做所有业务的容器和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则是提供信息注册,以实现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在业务托管层的边缘是信息网关,负责将业务数据按照标准协议转化成其他格式数据,以实现和其他系统(包括安全设备)之间的互联、级联。最上层的是具体的业务模块,它们的角色分别为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其中信息获取可视做信息生产者,而分析则是信息消费者,响应是信息的二次消费者,也是最终消费者。
  传统的AAR框架与面向服务思想的结合,使得这四个层次相对独立,互相之间实现了松祸合,并且因为托管平台也己成形,那么基于这一平台的响应业务插件的开发将会变得非常便捷,从而实现了面向服务和面向构件开发的核心理念随需而变。
  同时也实现了系统的分布式结构设计,集中控制与多层管理。整个系统由检测系统、分析系统、控制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采用层次化设计,业务逻辑与通讯管理分层实现。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管理多个分析系统,一个分析系统还可以同时支持多达五十个不同系统平台的检测系统。

  3、切向结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若从切面来观察该系统,新系统的关键脉络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两条关键脉络包括:数据和命令,而且互相内部之间实现了高聚合、松祸合,提高了模块的独立化。这里的数据为狭义数据,主要包括了信息生产者向信息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而命令则是响应模块对于获取和分析模块进行配置、维护、管理所传送的信息。数据(包括报警数据和实时信息)始终是自下而上的,从被监控数据库采集出来,途经IAS,AES,最后到达MTS。而命令(控制)始终是自上而下的,其中一部分命令由MTS发起(因用户的操作发起或系统维护需要发起)途经AES,最后到达IAS;另一部分由AE发起(因系统维护需要发起)到达IAS。
  二、系统工作原理  

上一篇:关于职业学校如何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