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SQLserver 数据库 安全监控系统
【论文摘要】数据库监控信息获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数据库威胁来源、威胁特征、数据库审计事件、数据库运行性能指标等。通过对数据库所受威胁的研究,建立数据库威胁知识库,可以了解数据库攻击手段、攻击特征、检测信息源,进而制定监控信息获取策略,保证数据库监控信息获取的完备性与可靠性。本文探讨了SQL?Server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
一、系统整体结构
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横向、纵向以及切向对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结构上的再设计,改善了原有系统结构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对其不同的划分结果进行分析。
1、横向结构
从横向看,该系统按照信息获取系统、分析机系统、控制台系统按照功能不同进行了重新的系统模块结构的划分,并补充了实时状态查询模块,增加了数据库安全监控系统安全威胁分析的数据来源,其横向结构如图1所示:
a)信息获取子系统
b)分析机子系统
c)控制台子系统
其中信息获取子系统位于整个系统的底层,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所在。它采用主机获取的方式,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获取,获取主机以及网络通讯会话轨迹,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过滤,以减少模块之间传输的数据总量,减轻上层模块的数据分析时间,再将数据通过指定数据传送通道发送到上层分析机子系统,做进一步的处理。
分析机子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中间层,其作用在于对从底层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该层所包含的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按照既存于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模式匹配分析,将正常授权访问与非法入侵行为区分开,并把分析的结果存储到日志数据库中。对于危害操作进行报警。
3、切向结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若从切面来观察该系统,新系统的关键脉络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两条关键脉络包括:数据和命令,而且互相内部之间实现了高聚合、松祸合,提高了模块的独立化。这里的数据为狭义数据,主要包括了信息生产者向信息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而命令则是响应模块对于获取和分析模块进行配置、维护、管理所传送的信息。数据(包括报警数据和实时信息)始终是自下而上的,从被监控数据库采集出来,途经IAS,AES,最后到达MTS。而命令(控制)始终是自上而下的,其中一部分命令由MTS发起(因用户的操作发起或系统维护需要发起)途经AES,最后到达IAS;另一部分由AE发起(因系统维护需要发起)到达IAS。
二、系统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