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人才培养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探索与实践(1)
2014-02-04 02:21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主机人才培养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探索与实践(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本文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入手,提出了高校中主机人才培
摘 要:本文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入手,提出了高校中主机人才培养的经纬式架构设计,并以
四川大学为例,具体介绍了人才培养中多个环节的探索与实践成效。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主机;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特点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的传统型大学,办学特点是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其历史任务是: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众多、学术氛围浓厚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追求科学发现,推动科学发展。要鼓励组织专
家教授致力于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1]。
基于这些特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以“一优势、两建设、三课堂、四合作、五参与”为主线开展工作,即: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进行“学生社团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专业合作、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参与竞赛、参与社团、参与社会、参与评价”的条件,在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
2 主机人才培养背景介绍
主机大学合作项目是IBM-中国高校合作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该项目的宗旨是“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目标是“探索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政府为支撑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实现高等教育改革”。该项目涵盖六大块内容:教育中心、学科课程、校企合作、实习
就业、校园活动以及支持奖励。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目前,IBM已与八所高校签订主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设立了5个主机系统教育中心,资助了8门大型主机精品课程,共同申报并获批了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截止到2008年初,共有6756人次学生参加了主机相关课程学习,685名学生获得IBM主机教育认证证书,200多学生分别被中国五大商业银行、花旗、汇丰等主机用户企业录用。
3 综合性大学主机人才培养架构设计
从综合性大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出发,我校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主机人才培养经纬架构”。纵向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相关的教学研究;横向则是从广度上扩大主机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范围,并对常规培养起到反馈和补充的作用。图1描述了综合性大学中主机人才培养的经纬架构。
其中,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部分,它决定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同时也随着培养模式的不同而变化;教学团队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合作模式的拓展,教学团队的构成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在纵向和横向的框架中,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主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应积极探索,这就是“教学研究与改革”。
之所以对综合性大学中的主机人才培养提出如图1所示的经纬架构,原因和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基于主机合作项目的总体目标
主机合作项目的目标如前所述,要达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营造主机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而在高校中,以教学计划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策略。
大学排名
(2) 基于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