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1)
2015-04-27 01:44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 工作流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核心技术,它是提
摘要 工作流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核心技术,它是提高业务过程效率和生产率的关键技术。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传统的C/S模式设计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采用B/S结构已成为新一代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本文研究了工作流技术和WEB技术在电话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采用了跨平台的JSP技术开发,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流程自定义和部门功能自定义,并且支持大型数据库。关键词 工作流、工作流管理系统、B/S结构、WFMC、WFMS、JSP技术、JDBC 随着社会生产的流程化,工作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的定义,工作流(Workflow)就是自动运作的业务过程部分或整体,表现为参与者对文件、信息或任务按照规程采取行动,并令其在参与者之间传递。本文详细介绍了电话业务系统中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析和建模过程。1 工作流技术概述 工作流的概念产生自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流”反映了一种变化以及变化的过程,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针对日常工作中一系列具有相对固定顺序的业务流程,把这些流程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执行和监控的任务序列,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不同的研究者和工作流产品的供应商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工作流的定义,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成立于1993年8月)为了实现不同的工作流产品的互操作,对工作流的相关概念制定了一系列标准。WFMC给出的工作流定义是: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该定义强调了工作流的执行可以“完全自动或者部分自动”,即:工作流反映企业的经营过程,它的执行应该受到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同时需要经营过程本身任务间的执行条件、先后顺序、逻辑结构、交互信息、人员角色以及需要使用的应用程序等要素。 工作流中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活动和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活动对应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任务,主要是反映经营过程中的执行动作或者操作。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代表了经营过程的规则和业务流程。一个工作流就是一个用一组连接关系组合起来的一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反映企业业务过程的模型。执行活动和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说明了如何完成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完成经营过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和采用的步骤。2 基于WEB工作流的提出及其优点 WEB的成功和普及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出现,使许多应用被移植到WEB平台上。自从1995年起,工作流产品供应商和相关的研究人员开始将工作流管理系统转移到WEB平台上。相对于其他的工作流系统(如:基于文件、基于消息等的工作流系统)来说,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系统维护简单 未来的计算模式,浏览器就是桌面,客户端都是WEB-enabled的。基于WEB的工作流系统中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从WEB服务器下载客户端程序到本地执行,这样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维护工作。· 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 只要能访问WEB就能加入系统参与工作。无须在单独投资建立通信支持网络。非常方便分散的成员参与到系统中来。· 更好的用户界面 由于WEB浏览器普遍存在的特性使得基于WEB的工作流系统有一个更好的用户界面。WEB浏览器允许用户利用任何流行的计算平台参与工作流过程而无需任何特定的硬件要求。很多不是很熟悉计算机的用户已经习惯于浏览器的简单易用的界面,他们把浏览器当作一种简单可行的工具来参与工作流过程。因此,相比于其他的工作流技术来说,基于WEB的工作流凭借它的浏览器界面接口具有很大的优势。·较好的解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 基于WEB的工作流系统可以将服务分散到WEB服务器和各应用服务器,这样可以较好的实现负载均衡和协同开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将来的技术 WEB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一些原有的技术也被整合到WEB技术中来。3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电信局作为国家通信部门,其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在Java逐渐成熟成为一种跨平台的开发语言后,用Java开发跨平台的软件系统是首选,再以Struts结构将JSP与Java代码有效的分开,使开发更加方便。还有由于通信业务的特殊性,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系统的开发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某电信局的电话业务管理系统为背景。3.1 系统组织结构 通信要素实行扁平化管理,通信处下设若干个职能部门,主要有8个通信要素,它们是:通信处、市话办、测量台、程控机房、电缆维护队、单机组、查号台、计费中心。其中通信处负责监视所有业务的处理,市话办负责监视与管理所有业务的处理,负责整个工作流程的创建、监视、中断。3.2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某电信局电话业务管理系统(CSMS)共分为五个功能模块: 电话管理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是通过采用工作流自动处理技术,保证了通信管理部门的业务处理终端在各种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中能自动地完成工作状态的切换,并且根据各个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自动提示相关业务的具体内容,并在用户完成必要的操作输入后自动完成相关设备的配置和资料的整理。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该模块中还包含针对不同业务处理流程的功能子模块。 通信业务资料查询管理功能模块:该模块向各个通信要素提供相关通信设备资料和电话用户资料的管理和查询功能,并且根据每个通信要素的管理权限限制用户管理和查询资料的范围,从而保证用户能够利用本系统安全、方便、有效地完成对各种通信设备资源与电话用户资料的管理。 业务量统计查询功能模块:流量、电话号码使用情况等,并能对每天、周、月、年的工作量进行统计汇总,而且还可以直接计算出这一段时间内处理成功业务的比例,从而为通信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业务处理部门的工作情况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指挥管理终端可通过调阅各要素表报资料和业务量登记情况来检查各要素值勤情况系统使用说明。 消息通知及语音提示功能模块:为了保证各种电话业务流程能够在工作流周转过程中实现快速有效地处理,系统还提供了消息通知及语音提示功能功能,即在每个业务流程到达处理岗位的同时,弹出消息对话框提示用户及时地进行业务的处理,而且还能够伴随着语音信息的输出,从而保证了值勤人员不管是否在系统终端前进行操作都能够及时地接收到业务消息的通知,保障了业务受理部门能够及时地进行电话业务的处理。 通信值勤监管功能模块:该模块向各个业务处理要素提供了值班
日记登记的功能,各个通信要素的值班人员可在交接班的时候利用系统提供的值班日记登记、管理功能填写交接班记录,在值班的过程中填写值班记录。

采用工作流技术,将以上各个子系统整合到一起,以便将各环节纵横交错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使一个环节产生的结果能自动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为下一环节所利用,以保证通信部门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同时,反映到用户操作上,每个用户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反映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用户根据轻重缓急有选择的进行业务处理。工作流服务器具有流程监控功能,如果监控系统发现在接近预定时间内任务还没有完成或发现任务已经拖延,可以向有关的业务处理人员发出催办通知,甚至可以通知该部门的主管,要求予以督促。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