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户端离线处理的分析与实现(1)
2015-05-06 02:02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智能客户端离线处理的分析与实现(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客户端的概念及特性,其次阐述实现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客户端的概念及特性,其次阐述实现离线处理的方法,最后详细介绍了微软offline application block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智能客户端;离线应用程序块;离线处理 1 引言 从技术架构上看,应用程序分为胖客户端和瘦客户端。胖客户端将所有应用程序都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并具有能够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用户界面。另一方面,瘦客户端将所有应用程序都存储在服务器上。基本上,它只负责检索和显示数据。瘦客户端的主要问题是:数据需要往返很多次才能传输到服务器,从而降低了性能。胖客户端的主要问题是:分配比较复杂并且会导致端口问题。 从业务需求上看,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系统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对信息系统的离线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多。许多行业,如烟草专卖店,保险推销人员都需要在不能持续联机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系统。这样的需求,需要有C/S模式的桌面应用程序,也要求能够象B/S使用那样便捷,在传统的B/S或者C/S结构中都很难直接实现。 在早先SUN公司推出的Java Web Start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但是有着大量的程序编写来应对离线/在线切换以及数据缓存等问题。近年来,微软针对这样的应用,提出的面向服务的智能客户端概念,提出了离线/在线无缝切换的思想以及数据缓存处理的方案,良好的应对了相关需求。同时基于Web Services的特性更使得智能客户端的整合能力异常强大,被认为是未来企业应用集成最有潜力的架构模式。 2 离线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法 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离线需求: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方法。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客户端可以使用本地数据库和复制机制,以便在脱机模式下管理对数据的更改。使用面向服务的方法,客户端可以通过服务请求与许多服务进行交互。如果应用程序处于脱机模式,它可以推迟服务请求,直到重新连接至 Web 服务。 2.1 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 与服务器上的数据相结合的应用程序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本地数据库管理对本地保存的数据所作的更改,然后使用合并复制将这些更改传回服务器。架构如图1。

图1 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 首先,客户端创建对所需数据的订阅,这样客户端就可以在脱机之前将该数据复制到本地数据存储区中。一旦客户端脱机,它将通过对本地数据存储区的调用,对本地数据进行更改。然后,当客户端重新联机时,数据存储区的合并复制机制将对客户端数据所作的更改传回服务器。对服务器数据所作的更改也可能会传到客户端。在合并阶段遇到的任何冲突,将根据服务器或客户端上指定的冲突解决规则,或根据数据存储区管理员定义的自定义规则来进行处理。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包括以下特点: ●该方法以数据库的列级别和行级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冲突检测。此外,它还提供数据验证和约束。 ●客户端与数据存储区相结合,这意味着对数据存储区架构所作的更改会直接影响客户端。客户端可以为其订阅的数据存储区提供脱机支持。 ●合并复制是一个两层体系结构,因此在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方面受到约束。 ●该方法要求在客户端上安装本地数据存储区(例如,SQL Server for Windows CE (SQLCE) 或 MSDE),以便与服务器进行复制。这可能不适用于运行在小型设备或要求简易部署机制的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所有更改跟踪代码都包含在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的内部。您不需要编写其他更改跟踪代码或冲突检测和解决代码。 2.2 面向服务的方法 智能客户端是面向服务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服务请求与网络上的服务进行交互。这些服务可能作为 Web 服务来实现,或者通过某种其他机制来实现,但是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客户端并没有与它使用的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客户端和服务是彼此独立的。在此方法中,客户端可以自由地与所需的任何服务进行交互。此外,客户端将重点放在服务请求本身上,而不是放在对本地保存的数据进行直接更改上。服务请求可能会导致客户端或服务器上的状态更改,但这些更改只是服务请求的副作用。架构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