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551-479 BCE)和毕达哥拉斯(580-500B.C.?)是两个世界著(2)

2013-05-03 01:07
导读:通过为人展现和谐的存在,可以重建人自身这个小宇宙中正确的秩序。根据这个观点,毕达哥拉斯不仅把音乐作为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把音乐作为治疗

通过为人展现和谐的存在,可以重建人自身这个小宇宙中正确的秩序。根据这个观点,毕达哥拉斯不仅把音乐作为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把音乐作为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途径。据记载,他曾通过对着一个醉汉吹奏不同曲调的方式制止了他的疯狂行为,恢复了他清醒的头脑。[8]

毕达哥拉斯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因为他彻底掌握了音乐的,并认识到音乐通过影响灵魂的和谐,具有增加或解除人的激情的作用。在西方,有无数关于音乐的情感作用的例子。这一重视音乐功能的传统的源头很可能和毕达哥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拉斯学派的流行有关,当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流行与柏拉图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显然,的伟大力量来自它所具有的和谐的比率。毕达哥拉斯坚持对音乐的评价标准是比例的和谐。对他而言,秩序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和谐比率,反过来它包含了很多更小的比率,所有这些加起来形成了宇宙的和谐,而音乐的隐喻代表了自然秩序的广泛与协调。

毕达哥拉斯认为,以和谐比率为基础的音乐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可以达到对立面的调和。据Thomas Stanley的论述,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定义为对对立面的适当的创作,是多方面的统一,是不同而一。因为它所调和的不仅是韵律和音调,而且是体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中存在着万物的统一、世界的等级秩序。[9]在这里,音乐被视为一种能够调和矛盾、导致统一的普遍性力量;而不存在一贯的试图利用自然或以科学的方式掌握控制自然的思想。;



II.

有趣的是,相似的关于和谐及音乐功能的观念也渗透在思想及其所创立的思想中。众所周知,儒家把天作为世界万物的根源。天创造了万物,但这种创造不是上帝创造万物意义上创造,而是因为通过天内在丰富的生命力而孕育了万物。在论语中,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说,虽然天不以言示人,我们仍然可以从天的运作中看到天息息不止的生殖力以及世界中客观秩序的存在。

《易经》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生生不息地产生生命的过程。阴阳代表了对立的两个方面、两个方向或两极,如天地、男女等等。尽管阴阳是二,在动态中就变成了一---也就是说,它们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所有的个体事物都是由阴阳之气构成,但是它们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是由阴阳的分配及比例所决定的。事物之间内在的、外在的联系决定了其形式和方向的变化。所有事物的整体就构成了变化产生的。决定事物变化的因素、结构及其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决定了某一事物在世界中适当的位置。我们可以从《周易·系辞上》的第一章认识到这种联系:;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这段话说明秩序是在变化中的秩序,而变化本身也正是秩序的体现。世界万物和过程在一种倾向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着。因此说,天道乃和。故《中庸》上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是各种生命形式的起源。因此,所有由天所产生的各种事物也因此与天保持某种联系。天不仅是万物的起源,而且也是万物继续存在的基础和证明。简言之,天固有地存在于万物之中,并构成了万物的本质。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存在。因此,人道必须遵从天道。是孟子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遵从天道,才有圣人制礼,以人的行为、使保持秩序井然有序。正如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因此,礼的实施,正是为了达到和的目的。这里的和不仅指与宇宙秩序(即天道)、与社会中他人的和谐,也指人自身之中的和谐,这样人的言行举止就会自自然然地符合礼。因此,君子贵诚,其思想、言谈和行动无不体现贯彻了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乐记》上也讲,“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君子”是儒家重要的理想人格。君子最初是对贵族出身子弟的称呼,孔子则把这个词推广应用于所有具有高贵品质的人。君子是孜孜求道的人,他们的品格和言行中渗透着儒家提倡的美德。孔子认为,这样的君子由于具有一种内在的平和,这种平和体现在其行为和品格之中,因此可以不负重任。他们因为其具有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又通过遵循圣人制定的礼乐,而达到了身心的和谐而受到社会的尊敬。

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这样的谦谦君子。诗、礼、乐是孔子用以培养弟子高尚品格的重要手段。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参与诗经的编纂,并对之评价甚高。《论语》上记载,他曾建议其弟子读诗:“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读诗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学之始。但是没有礼乐,学习是不彻底的。因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强调了对礼、特别是对音乐的学习,因为它们对于平衡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秩序的目的至关重要。礼乐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礼乐源于天、根于心。;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则群物皆别。”;

孔子认为,正是这种宇宙论的和的观念是音乐的源头。真正伟大的音乐能够成功地模拟自然的和谐。只有这种音乐才是有益的、可取的。礼的制定规定了明确的秩序和规则,而音乐的普遍流行在人们中间建立了一种平和的气氛。在儒家看来,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和。[10]

更重要的是,儒家认为,音乐不仅反映了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因为以和为本质的音乐能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处。人性原本是平和安静的,但是由于受到外界世界的影响,就起了种种贪欲之心。当这些欲望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及我们的自觉心被物质世界所扰乱时,我们就丧失了自我而为其欲望所淹没。从这里就滋生了叛乱、违抗、狡黠和欺骗以及普遍的不。因此才出现了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弱肉强食、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无所养的局面。这是乱世的表现。[11] 由于音乐源于心灵的内在运动,因此也就能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好的音乐是那种能够引发人进行心灵内在反省的音乐。古代圣人制礼作乐不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口腹耳目之欲,而是为了使我们具有正确的鉴赏力和正确的好恶之心,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如《乐记》上讲:“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因此,与毕达哥拉斯一样,对孔子而言,音乐是改变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维持社会秩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上一篇:在上、上存在各自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有一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