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礼仪问答写卷》 伦理思想 历史地(3)
2013-06-25 01:21
导读:(七)知足致富 “弟问:托生为人,以何种平安为最殊胜之平安?兄云:心安为殊胜之安。若心不安,其他任何安乐亦不安。”道出了人生在世,以追求心安为最
(七)知足致富
“弟问:托生为人,以何种平安为最殊胜之平安?兄云:心安为殊胜之安。若心不安,其他任何安乐亦不安。”道出了人生在世,以追求心安为最大之目标,而要追求心安除了要自己无罪恶过失,遵守国家律令法度外,关键在于知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虽然《写卷》也强调要致富,但致富同时要做到对财宝勿过多要求,千万不能让财物役使自己而成为财宝的奴隶。为此“应掌握知足之分寸”“肚不饥,背不寒,柴水不断,即可足矣!这些目的达到,富裕而安逸;超过以上财物,不会安宁富裕。财宝役使自己,财宝即成仇敌。”做弟弟的显然对兄长的这番话语产生疑惑了接着问:“这些就知足,岂非衣食简陋,奴畜绝少乎?”兄劝诫弟:“常与下等人去比,若比自己贫穷者能过得下去,自己为何不行?若与富裕者相比,即无边无际,当国王也不会知足。”,“衣食是为了暖、饱二者而已。比平凡人暖、饱为何还不知足?”
关于如何去致富《写卷》提出了以下几条原则:结亲娶妻时“娶妻要选有财富与智慧者,若两者不兼备,应挑选有财富者。"2,“家中多子能致富。”3,“不行歪门邪道,又可找到财富,这有五种办法:一是立即公开地给别人面子(别人就会相帮自己);二是公开地发展牲畜;三是公开地去当臣仆;四是公开地做买卖;五是公开地种地。”、“要恰到好处,非不可缺之物不要珍惜。勿做无谓之浪费。”此外,《写卷》中还指出只有家人和睦,才能避免灾祸,同心协力才能致富。为此要求做到“子与父同心,弟与兄同心,奴与主同心,妻与夫同心”。
科教论文网 http://lw.nseac.com/
三、《礼仪问答写卷》的价值
《写卷》开藏族传统训世格言之先河,为“训世格言”之滥筋。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藏族传统文化,产生出一大批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格言哲理诗,如在藏族地区流传广泛的《萨迎格言》以及后来出现的《甘丹格言》、《水树格言》、《火的格言》、《天空格言》、《宝贝格言》等等。《写卷》中关于伦理道德的许多规范性要求,不仅对当时藏民族的社会风尚、习俗、道德心理、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标准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后来的藏族伦理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写卷》伦理思想解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在佛教传人以前吐蕃人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社会风貌的史实资料。《写卷》内容围绕训诫、说教展开,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训世”思想,然而“它不是宗教定命论的教条,又不是冰冷森严的法律条文。而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其中的一些伦理思想独具藏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在今天发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着可借鉴的价值。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