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文关键词:差异政治 多元政治文化 文明冲突(3)

2013-06-26 01:08
导读:总而言之,差异政治观成为亨廷顿观察世界政治、建构全球政治学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顿的视野中,文明问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较之


  总而言之,差异政治观成为亨廷顿观察世界政治、建构全球政治学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顿的视野中,文明问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较之帕依的“文化差异决定政治差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无疑是一次提升和发展,而且是一种朝向极端方向的发展。许多差异政治论者由差异必然性而导出了相互宽容、忍让、理解、尊重等后现代结论,而亨廷顿却将之推到另一个极端,强凋“冲突”主题政治论,无疑是重蹈冷战时期的“集体对抗”思维的覆辙,有悖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四、差异政治观之启示与误导
  综上所述,无论是帕依的政治文化差异观,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将多元文化、文明与政治差异相关联,将政治的差异性、多样性归因于文化、文明的多元性,进而与现代主义的“普遍共识”相抵触,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成为后现代主义政治学的一种典型现象或典型形态。他们是借“文化”之异而强调“政治”之别,其内涵是通过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来揭示政治范式、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话语中异质存在性和差异性,由此导出多级政治主体问存在着一种异在(无统一范式)的交往关系。既然主体际的政治范式各异,因而就难以通约,难以将之再统摄到一个更高、更大的范式中并加以转换。
  文化差异、文明差异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正如眼睛、鼻耳朵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但是眼睛、鼻子、耳朵之间决没有谁优谁劣的说法,这是主观。如前所述,文化差异、文明差异也是差异政治的形成基础,但是,多元文化、文明本身一定会冲突吗?差异政治一定是冲突政治吗?好比男人和女人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既可以相互成仇,也可以共同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双方相敬如宾、恩爱一生。所以,古代圣人讲“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也就是说,水到牛那里就变成珍贵的牛乳,水到蛇那里就变为有毒的液汁。文化、文明乃至政治的差异也像水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以善美的心态去应对它的存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然而,差异政治观作为后现代政治学的再现形态,其弊端和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前所述,这不仅表现在过分强调差异、多元、对立甚至冲突,而且根本否认同一、转化、整合的可能性。尤其是亨廷顿,把文化、文明间的差异视为固有的和不可避免的冲突的根源,并把文明问的冲突认定为全球政治的主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差异政治观”与传统的“大一统的抽象政治观”都是在各执一端,从而割裂了“异同”的和谐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论大小,都是全球交往实践中平等、异质、独立的主体。这种政治主体的异质性与其文化、文明的差别不无关联。但无论其异质程度有多大,在全球交往实践中,他们都是平等独立的整体。我们承认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一定就代表着冲突,也不一定就是冲突的根源。差异、多元的主体如果在交往中“双向建构”、“双向整合”,就会使世界文明和全球政治“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既有一体化的趋势,又有多样性的形态。这里的“同”,不是先验建构的,而是在多级主体的交往中“商谈”、“整合”达成的“交叉共识”。当今国际公约的制定都是各国相互交往、碰撞、吸取、协调的结果。若没有了“同”,整个世界将是一幅动荡不安的争斗图。这里的“异”,也不是绝对的“异”,而是多级主体在全球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同中之异”。正是多元、差异政治的存在,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我们在看到差异政治观带给我们启示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误导可能。
  文化多元、差异政治是建构绚丽多姿世界的基础,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的差异性是世界多级主体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同之下”的“同中之异”。只有我们和谐地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文明、差异政治,用整合、同一、转化的角度去审视这种差异性、异质性——“求同存异”,我们才能真正准确地把握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政治图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礼仪问答写卷》 伦理思想 历史地 下一篇:论文关键词:柏拉图 德行 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